JACC資訊速遞:霍勇教授團隊又添重磅研究


2015年霍勇教授團隊曾在國際知名雜誌《JAMA》上發表重磅研究,證實了葉酸治療在中國高血壓人羣中預防卒中發生的有效性。時隔三年,霍勇教授團隊再次在《JACC》上發表研究,該研究證實在中國高血壓患者人羣中,血小板計數減低患者首次卒中風險相對較高,葉酸治療更爲有效。


研究解讀

背景:

既往有研究顯示血小板(PLT)在卒中急性期發揮重要作用,但血小板計數與首次發生卒中的關係如何目前還不清楚。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PLT計數較低和總半胱氨酸水平(tHcy)較高是否增加首次發生卒中的風險。若該關係得到證實,葉酸治療能否在一級預防中發揮作用。

方法:

該研究入選10789名中國高血壓患者(平均年齡59.5歲,男性38%,無卒中史和心肌梗死史),將其隨機分入依那普利(10mg/天)+葉酸(0.8mg/天)組(n=5408)和依那普利(10mg/天)組(n=5381)。主要終點事件爲首次發生卒中。

結果:

隨訪4.2年,共371名患者發生卒中。依那普利組中,PLT計數較高(第二至第四分位數間距)和tHcy較低(<15 mmol/L)的患者首次卒中發生率較低(3.3%),PLT計數較低(第一四分位數間距)和tHcy較高(>15mmol/L)的患者首次卒中發生率則相對較高(5.6%)。經過葉酸治療後,高危組患者卒中風險下降了73%(HR:0.27,95% CI:0.11-0.64,P=0.003),而低危組患者卒中風險未見明顯下降。

JACC資訊速遞:霍勇教授團隊又添重磅研究

結論:

在中國高血壓患者人羣中,PLT計數較低和tHcy較高的患者首次卒中風險相對較高,而葉酸治療可將這種風險降低73%。若該關係得到確證,PLT計數和tHcy或將成爲能夠經葉酸治療獲益的高危患者的獨立預測因素。

JACC資訊速遞:霍勇教授團隊又添重磅研究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爲血小板計數較高會增加卒中風險。因此該研究結果一經公佈,可謂是令人震驚之至。基於此,來自倫敦和加拿大的J. David Spence博士和Vladimir Hachinski博士對該研究發表了述評,解釋了爲何如此“反常”的結論其實並不“反常”。

第一, 我們都知道無論何種治療,對高危患者的效果總是更爲顯著。

第二, 關於PLT計數較低爲何可以預測卒中風險較高其實也是有證據的。研究者認爲tHcy水平升高可以通過影響內皮功能、增加血小板在動脈粥樣硬化血管上的粘附進而導致PLT計數較低。這同樣與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後PLT計數較低和卒中率及死亡率較高的結論相一致。此外,半胱氨酸是促凝因子,可以影響紅白血栓形成。在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的患者中,經顱多普勒超聲顯示有微栓塞的患者tHcy往往較高,而雙抗治療則可減少這類患者的微栓子。PLT計數較低和tHcy較高的患者其卒中風險較高的另一個解釋可能爲這類患者往往有維生素B12缺乏。在不缺乏葉酸的患者中,維生素B12缺乏往往導致tHcy水平升高。

第三, 我們以往認爲B族維生素無法降低卒中風險,然而這種想法可能並不正確。French Su.Fo.OM3試驗證實,通過使用B族維生素降低半胱氨酸水平後卒中風險降低了43%。

該研究是我國學者的一個重大發現,如果進一步證實,有望爲中風的一級預防提供新的手段。

轉自:嚴道醫聲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