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十七日,溪森和尚在景山壽皇殿,爲順治帝遺體秉炬火化。玉林琇稱讚順治帝是“佛心天子”,順治在這些和尚面前自稱弟子。

  對於順治帝的生死大家都是十分感興趣的一個話題,不少的朋友認爲順治帝出家了,這可能與他信佛有關!

  然而還有一個結局就是順治帝死於天花,清朝皇室,認爲天花是惡疾,不應出現在宮中,而順治帝染此疾病,更是有辱國體!

  因此,對於順治皇帝的喪事從簡,史書也僅僅有寥寥數筆,顯而易見的是,不管是哪種死因,清朝皇帝都很明顯的在維護皇室面子!

  順治皇帝

  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太監的精心安排下,20歲的順治帝在京師宣武門內海會寺,同憨璞聰和尚見面,兩人悟談,禪心相印。隨後順治帝召憨璞聰入宮。

  順治帝又在西苑(今中南海)萬善殿,召見憨璞聰和尚,請教佛法,並賜以“明覺禪師”封號。順治帝對佛法愈修愈虔,愈信愈誠。

  順治皇帝信佛

  他還召見玉林琇、木陳忞等和尚,讓他們在宮裏講經說法。順治帝請玉林琇爲他起法名,他選了個“癡”字,於是取法名“行癡”、法號“癡道人”。玉林琇稱讚順治帝是“佛心天子”,順治在這些和尚面前自稱弟子。

  順治帝是個任性、脆弱、多情、善愁的少年天子。他接連受到悲情打擊——愛子夭折,愛妃死亡,乳母病故,自殺不成,出家也不成,極度憂傷下精神備受折磨,他骨瘦如柴的身體驟然垮了!

  董鄂妃死後剛過百天,“癡情天子”順治帝,因患天花,醫治無效,崩於養心殿。據有的書記載,順治帝就是死在養心殿東暖閣裏間掛帷帳的龍牀上。順治帝是死於天花,不是出家了,這有根據嗎?有。

  第一,正史記載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丁巳(初七日)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清世祖實錄》卷一四四)第二,宮廷佐證。因順治帝患天花,清廷禁止民間炒豆。

  順治皇帝與董鄂妃

  第三,直接筆證

  順治帝病危時,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起草《遺詔》。《王熙自定年譜》記載了這件事情: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日,順治帝突然病倒,病情嚴重。

  第二天,召王熙到養心殿。初六日子夜,又召王熙到養心殿,說:“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王熙退到乾清門下西圍屏內,根據順治帝的口授撰寫《遺詔》,寫完一條,立即呈送。

  一天一夜,三次進覽,三蒙欽定。《遺詔》到初七日傍晚撰寫並修改完畢。當夜,順治帝就去世了。

  順治或死於天花

  第四,遺體火化

  順治帝臨終諭將火化遺體:“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禪理,須得秉炬法語……”溪森和尚圓寂前作偈語說:“大清國裏度天子,金鑾殿上說禪道!”

  第五,景山秉炬

  順治帝死後遺體被火化,由溪森和尚主持。四月十七日,溪森和尚在景山壽皇殿,爲順治帝遺體秉炬火化。溪森圓寂後,其門人超德等編《明道正覺溪森禪師語錄》記載了有關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