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魔鬼三角之谜—“鄱阳湖魔鬼三角“处于北纬30度的危险区域,它在江西都昌县多宝乡,是鄱阳湖连接赣江出口的狭长水域,人们称其为老爷庙水域,有“拒五水一湖于咽喉”之说,自古以来这里翻沉了无数的船只。谁也不会想到,在鄱阳湖流入长江的咽喉地段,也有一片令人恐怖惶惑的水面,当地渔民都叫它“老爷庙水域”、“魔鬼三角”,也有人把它称作“中国百慕大”。

   地球上真正的魔鬼三角洲位于美国东部大西洋上的百慕大,上世纪,先后有上百架飞机、200多艘轮船在此被海水吞噬。 谁也不会想到,在鄱阳湖流入长江的咽喉地段,也有一片令人恐怖惶惑的水面,当地渔民都叫它“老爷庙水域”、“魔鬼三角”,也有人把它称作“中国百慕大”。 汇聚了江西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水系的鄱阳湖水,一路奔流而来,在注入长江还有40里水路的地段,来了一个90度的急转弯,而后穿越狭长的水道,浩浩荡荡地向长江冲刺。这片急转弯的地方,就是鄱阳湖上的魔鬼三角、神秘百慕大。“都昌往北是狭滩,丈夫出湖妻盼还;老爷庙前多凶险,平安渡过有好难。” 千百年来,已经没有人说得清在这片水域究竟翻沉了多少船只,淹没了多少无辜的生命。能为后人证明它无情的昨天的,是地方史志和有关资料上记录的一长串而又很不全面的文字。

 

  中国的魔鬼三角之谜—“鄱阳湖魔鬼三角“处于北纬30度的危险区域,它在江西都昌县多宝乡,是鄱阳湖连接赣江出口的狭长水域,人们称其为老爷庙水域,有“拒五水一湖于咽喉”之说,自古以来这里翻沉了无数的船只。关于沉船原因,到底是因为地下磁场、漩涡、还是水生物作怪亦或是狭管形成大风和龙卷风目前还是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的北部,有一处令当地渔民和过往船只闻风丧胆的神秘三角地带,这便是被称为“魔鬼三角区”的老爷庙水域。自古以来这里翻沉了无数的船只,出现了一系列令人们弄不明白的怪谜。

 

  老爷庙水域位于鄱阳湖区的江西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在湖东岸山边有一座庙宇,称老爷庙,水域由此得名。   多少年来,无法统计在这块水域里有多少舟沉帆没,仅自1960年以来,该水域已有100多条船只神秘般地葬身湖底,数十位船工的生命被狂嗥的浊水吞噬。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海军潜水员深入老爷庙水域考察。一个潜水员下水去,岸上人员守了一两天也不见他上岸。后在距这片湖面十多公里的一口水塘里,当地渔民见到了这个潜水员的尸体,而水塘与湖水被山地阻隔,毫不相干。 老爷庙水域的神秘,在人们的心中凝聚成一层层迷雾,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这片湖水,想从中得出破解谜团的答案。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福建东南台、台湾高雄台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先后来到处于鄱阳湖咽喉的“魔鬼三角”,捕捉凶险瞬间,破解沉船之谜。许多有志于探索老爷庙水域诡秘的专家、学者也云集老爷庙,想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人们正面的解释:鄱阳湖就像一个葫芦,而老爷庙水域就是葫芦的颈部,往北便是狭长的水道。庐山的耸峻使这里成了一个少有的大风区,无论南风或北风,到达这里就开始迂回,使风向变得异常复杂,并对行船造成不小的影响。同时,五大河流注入鄱阳湖后在老爷庙水域交汇,强大而紊乱,使船只严重失去平衡。加上水底暗藏的沙丘和溶洞,产生强有力的水下漩涡。这些都成了船只看不见的魔爪。船行至此,如临绝境。 这是否就是人们想得到的全面而又准确的解释,还有待于后人的验证。

 

  1984年9月,江西省组成探险队深入凶险水域——老爷庙水域考察。这支考察探险队由自然、气象、地质专家和有关科研人员组成。他们以严肃的科学研究态。对鄱阳湖“魔鬼三角”水域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探测。首先,考察队在老爷庙东南、西北、西南“魔鬼三角”水域内,建立了三座气象观测站,以测试老爷庙周围地势、风力等诸多自然环境因素。经过一系列的考察鄱阳湖魔鬼三角,测试和对当地渔民的走访,得出了这样几点结论:

 

  1、老爷庙水域内所发生的沉船事故,没有任何先兆,船和船上的人几乎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遇狂涛巨浪。

 

  2、狂风恶浪持续时间短,从浓黑的雾气弥漫、滚滚浊流吞噬船只到湖面上风平浪静,也就仅仅几分钟。

 

  3、狂浪扑来时,伴有风雨、怪啸和船体的碎裂声。四周黑气沉沉,难辨五指。

 

  为了解开老爷庙水域神秘沉船之谜,江西省气象科研人员组成了专门的科研小组,在老爷庙附近设立了三座气象观测站,对该水域的气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研究。从搜集到的20多万个原始气象数据看,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的一个少有的大风区。全年平均两天中就有一天属大风日,也就是说每两天就有一天风力达到6级。从当地历史上保存的气象资料中,已显示出这块水域的大风频繁在历史上就存在。这与70年代“飞碟”的传说并无干系。

 

  老爷庙水域的“魔三角”之谜可以说已经基本上解开了,似乎又未完全解开。因为这里面所涉及水域底部的地形状态等依然无人去观测,而这不属于气象科研人员研究的范畴。这一切,有待今后继续探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