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傑推測,如果生活在霞雲嶺的大足鼠耳蝠也會喫魚,在沒有鯊魚的幫助下,恐怕只能捕食那些主動躍出水面的小魚。但房山區霞雲嶺鄉蝙蝠洞內生活的3000只大足鼠耳蝠,卻是亞洲目前被證實會捕魚的唯一一種蝙蝠。

   食魚蝙蝠――大足鼠耳蝠

  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首次發現了的一種食魚蝙蝠,這是我國特有的蝙蝠種類,而且是首次被證實性地發現捕食魚:是繼墨西哥兔脣蝠、索諾拉鼠耳蝠之後被證實的又一種食魚蝙蝠。這在全亞洲是第一次,在全世界是第三次。大足鼠耳蝠食魚特性的發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它再一次證實動物某一類特殊的生活習性可以在不同地區、各自獨立地起源。

  大足鼠耳蝠沒有季節遷飛習性,常集羣棲於丘陵或山區、巖洞及城牆石縫內,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南部,包括福建、廣西、浙江、香港、山東、陝西、江蘇、安徽、江西和雲南的部分地區,北京地區是很少見的。大足鼠耳蝠秋末初冬發情,次年6月產仔。幼年個體大約6.9g。成體一般體重20―30g,頭體長60~65mm,前臂長53~58mm。耳較短,向前折轉不達吻尖,耳屏狹小,不及耳長之半。身體被毛短而濃密,背部深褐色,腹毛灰白色。其最典型的形態特徵是後足異常發達,長約20mm,相當於其它以昆蟲爲食的鼠耳蝠後足長度的兩倍。

  大足鼠耳蝠

  破解大足鼠耳蝠喫魚之謎

  人們都知道,蝙蝠捕食昆蟲,這些昆蟲不少就是害蟲。

  但房山區霞雲嶺鄉蝙蝠洞內生活的3000只大足鼠耳蝠,卻是亞洲目前被證實會捕魚的唯一一種蝙蝠。蝙蝠身上的毛髮沒有絲毫的防水能力,一旦扎入水中,它們將會丟掉性命。

  那麼,這種蝙蝠是如何捕魚的呢?

  70年未解懸疑——

  大足鼠耳蝠利爪用處何在

  1936年,中國福州。

  哈佛大學博物館館長艾倫,收到了一隻十分特別的蝙蝠標本:這隻小小的野獸,居然長着一雙巨大的爪子,比其它蝙蝠足足大出了一倍,彎曲如鉤、鋒利無比。

  艾倫給這種蝙蝠取名“大足鼠耳蝠”,他大膽推測:這是一種罕見的會用雙爪捕魚的奇特蝙蝠。按照動物的進化原則:它們身上的每一個特殊器官,都必然會有獨特的功能與之對應。就像寬大有力的翅膀,對應着強大的飛行能力一樣。

  接下來,艾倫便搜尋這種蝙蝠喫魚的直接證據。要想證實蝙蝠有沒有喫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它們的腸道和胃中去尋找,看看有沒有留下魚的線索,尤其是魚鱗和魚骨。

  標本只有一件,解剖工作必須謹慎進行。當艾倫從蝙蝠體內取出黏糊糊的物質之後,發現腸道內空空蕩蕩的,找不到有用的線索。就在這時,蝙蝠的胃中隱約透出了黑色的影子,這會不會是魚的殘留物呢?結果很快出來了:胃中的黑色物質,全都是昆蟲的殘肢,連一丁點兒魚的蹤跡都沒有。

  在這樣的情況下,艾倫仍然堅持自己的推測,認爲大足鼠耳蝠可能會喫魚,他唯一的根據就是它們形同魚鉤的巨大爪子。

  70年過去了。科學家陸續發現了“食魚蝙蝠”:在墨西哥西部的一座小島,人們從地面的石縫裏,找到了會喫魚的“索諾拉鼠耳蝠”。在南美的北部叢林中,人們還拍到了另一種類似的會喫魚的蝙蝠“墨西哥兔脣蝠”。

  這兩種蝙蝠用來捕魚的爪子巨大而又尖利;腳掌很小,腳趾很長;脛骨與普通蝙蝠有着明顯區別,不僅長,而且與翼膜之間的結合點非常高,據說,這是它們在捕魚時降低水中阻力的關鍵所在。

  這兩種蝙蝠的巨大爪子,正好與中國發現的大足鼠耳蝠十分類似。根據進化論的基本原則,任何兩種動物,只要擁有類似的身體結構,其功能也會趨於近似。這正是70年來人們一直在猜測大足鼠耳蝠會喫魚的原因所在。

  大足鼠耳蝠尖利的雙爪究竟是不是進化論的異變?

  糞便透露玄機——

  顯微鏡下現魚鱗痕跡

  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由西向東橫亙着一座巨大的山脈——太行山。北京房山區的霞雲嶺鄉就位於山脈的北部邊沿。

  2002年,中國科學院年輕的動物學博士馬傑,在北京房山區霞雲嶺鄉展開考察研究。根據以往的科考資料,北京的周邊地區至少生活着11種不同的蝙蝠,大足鼠耳蝠也是其中之一。

  在霞雲嶺鄉的協助下,馬傑來到了 “蝙蝠洞”,在洞中發現了長着像花瓣一樣鼻子的“馬鐵菊頭蝠”、“白腹管鼻蝠”、“中華鼠耳蝠”。在這裏,馬傑如願以償找到了成羣的大足鼠耳蝠,它們正懸掛在山洞頂部。

  和艾倫一樣,馬傑開始從蝙蝠糞便中尋找魚的蹤跡。在實驗室,馬傑興沖沖將地面採集的糞便樣品置於顯微鏡下。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也僅僅找到了大足鼠耳蝠會喫昆蟲的證據。

  一個月後,馬傑再次來到蝙蝠洞。這次,馬杰特意趕在蝙蝠外出覓食之後,在洞口架設了一張纖細的漁網,希望能捉到覓食歸來的蝙蝠。

  凌晨四時,洞口忽然悄無聲息地出現了蝙蝠的身影,一隻只長着利爪的大足鼠耳蝠撞到了網上。爲了順利取到糞便樣品,又能讓它們感到舒服些,馬傑把捕到的蝙蝠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柔軟布袋。兩小時之後,馬傑終於湊足了15只大足鼠耳蝠。

  第二天上午,當他打開布袋,裏面的蝙蝠仍然活力十足。在布袋底層,果然找到了蝙蝠留下的排泄物。如果從地上採集的樣品存有爭議,那麼,這次的樣品毫無疑問是來自大足鼠耳蝠。

  回到實驗室,馬傑連夜開始了樣品的分析工作。不久,當他觀察第二件樣品的時候,忽然發現,這個樣品在強烈的燈光下閃閃發光。既然人們一直在推測大足鼠耳蝠會喫魚,那麼,這些閃閃發光的薄片會不會就是尚未完全消化的魚鱗呢?

  馬傑專門請魚類專家鑑定了一下,正是魚鱗!通過魚鱗的特徵,把魚的種類鑑定出來了。分析的結果表明:大足鼠耳蝠至少喫了三種魚。

  再度探索難題——

  大足鼠耳蝠

  蝙蝠如何在水面捕魚

  在霞雲嶺的山谷中,有一座很小的水庫,附近的村民每次在這裏撒網,都能撈出很多的魚。馬傑相信,這個水庫應該就是大足鼠耳蝠天然的狩獵場。

  蝙蝠身上的毛髮沒有絲毫的防水能力,一旦扎入水中,它們將會丟掉性命。那麼,蝙蝠是如何捕魚的呢?科學家的研究已經顯示:生活在北美的“索諾拉鼠耳蝠”,在捕魚的時候,常常會與巨大的鯊魚相互協同,專門捕食那些被鯊魚驅趕,並躍出水面的魚羣。

  但是,霞雲嶺的情況卻完全不同,這裏不僅沒有鯊魚的幫助,而且水面格外平靜,根本看不到躍出水面的魚羣。如果大足鼠耳蝠要在這裏捕魚,它們就不可能採用同樣的策略。

  事實上,蝙蝠在漆黑的夜晚活動,靠的都是人耳無法聽到的高頻聲波——超聲,通過聆聽聲波遇到物體後反射的回聲,它們就能得出物體的方位和質感等等複雜的信息。

  那麼,大足鼠耳蝠會不會利用這種奇特的回聲定位,依靠超聲來探測水中的魚羣呢?

  大足鼠耳蝠

  不久之後,馬傑帶着先進的超聲探測器,來到了蝙蝠洞。又令他失望的是,在中國科學院聲學所,馬傑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大足鼠耳蝠發出的超聲能量十分有限,它們進入水下的距離僅有短短的3毫米。

  馬傑推測,如果生活在霞雲嶺的大足鼠耳蝠也會喫魚,在沒有鯊魚的幫助下,恐怕只能捕食那些主動躍出水面的小魚。在當地的村民幫助下,馬傑通過在水庫中佈網發現:水庫中生長着一種被稱爲寬鰭納的小魚,它們很容易受到驚嚇,並不時蹦出水面。這種小魚的體長剛好5釐米,如果大足鼠耳蝠尖利的爪子完全張開,正好可以抓住它們。

  隨後,他又設計了更直接的方案:在房間裏搭建水池,水池中放入5-10釐米長的小魚,房間內放入大足鼠耳蝠。結果,他果真觀察和拍攝到蝙蝠在水池上靈活自如地捕魚行爲。

  魚遊動在水面產生的細小波紋或露出水面的背鰭,均可引起食魚蝙蝠的超聲波回聲發生細微變化,食魚蝙蝠能根據這些變化準確發現目標。食魚蝙蝠抓捕獵物時,後足伸入水中划行一段距離。

  有意思的是,蝙蝠食魚是從魚的頭部開始的。

  有學者認爲,食魚蝙蝠由經常在水面捕食昆蟲的蝙蝠進化而來。食魚蝙蝠的祖先在水面追捕昆蟲時,或取食水面漂浮或浮游的昆蟲,這些蝙蝠偶爾也捕獲跳出水面或浮游的小魚。由於小魚較昆蟲有更高的營養,因此它們逐漸傾向捕食小魚。

  喫魚的蝙蝠和喫蝙蝠的魚

  說到蝙蝠,大多數人第一個跳出來的印象,恐怕就是在夏季夜空中飛舞、忙着捉蟲的那些小傢伙們。它們用超聲波捕捉飛蟲的本領衆人皆知、堪稱一絕。可有的蝙蝠不光能用超聲波捉蟲,它們還能捉更大的獵物——魚。

  世界上具備捕魚本領的蝙蝠並不多,一共才發現了4種,包括南美的索諾拉鼠耳蝠、墨西哥兔脣蝠、南兔脣蝠和中國的大足鼠耳蝠。這對於種類數佔全世界哺乳動物種類總數1/5的蝙蝠家族來說真可謂是滄海一粟。它們共同的特徵是:後足異常發達;長而鋒利的爪向前彎曲,足底光滑少毛——適合撈魚;尾翼膜結合的位置很高(在脛骨上部與其癒合)——有助於捕魚時減少阻力。蝙蝠捕魚的方式和捕蟲類似,都是通過超聲波定位魚的位置,然後發起進攻,所不同的是,蝙蝠必須用自己的腳爪來捉魚,而不是像捕蟲那樣直接用嘴巴去咬。捉到魚以後,蝙蝠會用腳爪握住魚塞到自己的嘴裏,進食方式有點像猛禽,只不過它們是倒掛着進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