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农村最热闹的时候了,每到过年,农村的热闹氛围基本上就不会断绝,尤其是在现在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的现状下。不过,咱们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发现农村除了热闹之外,还有着非常传统的风俗。比如大年三十晚上,灯光一宿都不会关闭,这是为何呢?

在农村,大年三十一晚上,为啥要亮一宿电灯不准关灯?

在农村,大年三十晚上,为啥要亮一宿电灯不准关灯?

其实,这是农村一直遵守的“守岁”风俗。“守岁”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年俗,民间也叫做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在除夕的晚上,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共同度过这一晚。而这一晚,灯火要通明,不能灭掉。这种行为也被称为“燃灯照岁”。

在农村,大年三十一晚上,为啥要亮一宿电灯不准关灯?

在农村一些老人的认识当中,“燃灯照岁”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灯光越亮,就越代表来年有着越多的财运和福运,所以人们对于这一晚的灯光非常的在意。除了这些之外,“守岁”也代表着辞旧迎新,有着非常吉利的寓意。

在农村,大年三十一晚上,为啥要亮一宿电灯不准关灯?

而“守岁”这种年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魏晋的时期就已经有了记载,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有记载: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守岁”是我国文化风俗的一种象征,至今为止,人们仍然习惯于除夕夜守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