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2018年约旦国际防务与军警展落下帷幕。在这次展会上,约旦空军首次对外公开展示了中国的彩虹-4无人机。我国无人机在中东国家间,拥有良好的市场,取得了优异的口碑。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丰厚成果的背后,是一位8旬老人的付出。

大漠追梦54年,8旬老人仍奋斗在一线,曾为我国无人机奠定基础

赵煦,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某试训基地高级工程师。1938年9月出生的他,今年已是耄耋之年。1964年的9月,他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在周总理的勉励下,响应国家号召,只身前往大漠深处的某试验训练部队。1966年,12月6日,赵老参与制作的"长空一号"无人靶机首飞成功,为我国自行设计无人机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这54年来,他始终在大漠深处追寻一个梦想,那就是把中国无人靶机研究好。为了这个梦想,赵老仍然奋斗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保持着年轻人一样的激情和干劲。

大漠追梦54年,8旬老人仍奋斗在一线,曾为我国无人机奠定基础

这么多年以来,在赵老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大型无人机是实现了跨越发展。将退役的有人驾驶战机改装成高亚音速无人靶机,再用4年时间解决外国8年才攻克技术难题,设计制造出超音速无人靶机。这一系列的成绩,为我国军事建设贡献了极大的力量。并且,我国的无人机领域,在世界舞台上开创了一条囊括研制生产、试验试飞、提供使用、质量保证等一整套成体系的中国特色无人机发展道路,这也助力我国在无人机领域,从落后到领先,从追赶到超越的光辉成就。

大漠追梦54年,8旬老人仍奋斗在一线,曾为我国无人机奠定基础

赵煦老先生,是我国军事建设奠基者与开拓者的一员,也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奋斗与奉献,才让我们从一穷二白中走出来,进入到世界军事大国的行列中。如今,他们当中或许有人已经离我们去,有的仍在一线继续奋斗,但时代的重担终极会落到我们的肩上。现在,我们应当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和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目标,添上我们的力量和印记。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觉得本文不错,欢迎新朋友关注复兴军事头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