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紀錄片“世界最大的鮮花市場”中,來自英國現在荷蘭從事鬱金香種植業的種植者Geert Hageman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研究新成果,也爲觀衆們提供了一系列令人咂舌的數據。一批新款鬱金香需要經過起碼25年才能收穫足夠的數量進入到花卉拍賣市場進行交易。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每年,全球人類都要花費鉅額資金來購買地球上最脆弱而又美麗的物品——花朵。


隨着中國居民人均收入的進一步提高,鮮花消費在我國也正在提升。據艾瑞諮詢2018年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鮮花電商的市場規模達到124.1億元。


隨着消費習慣的不斷養成,加上各部分基礎設施的成熟,預計在2021年,鮮花電商市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接近500億,增長近3倍。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傳統的鮮花交易流通渠道是這樣的:花農收割——交易市場——批發商——花店。隨着消費市場的建立與繁榮,倒逼上游種植產業升級,花朵越來越好看,越來越香,到底一隻新品花在我們拿到手之前付出了多少努力?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鮮花的“馴化”

Naturalized Flower


隨着日常鮮花需求的迅速增多,產業對鮮花種植、包裝、運送的效率都有更爲嚴格的要求,帶動了花農種植熱情和標準的提高。


鮮花和水稻一樣,都經過了長期的馴化和改良,看看手中的這一隻鮮花,他可能和你在野外看見的鮮花是一個品種,但已經和幾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


外形、香味和生命力是主導一款商品鮮花被優先選擇的條件,在到你手中之前,這隻鮮花到底經歷過怎樣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花卉競爭市場是殘酷的,人們總是會對美麗的新鮮玩意趨之若鶩,育種師們就像是不斷生產戰衣的鋼鐵俠,舊的一代很快就被代替更迭。


市場忠誠度極低,所以他們需要不斷選拔新種,就像現在更替的選秀練習生一樣……


爲了取悅客戶,植株需要從美麗程度和香味方面來取勝,順利通過初選。


在肯尼亞的坦茲木玫瑰培育基地,測試者們會根據評分標準表,爲每個品種的花進行不同方面的評分,最後再做整體評估,獲勝的品種纔可以成爲下一屆坦茲木玫瑰。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基因工程

Genetic Engineering


每年,花商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研究新產品,來幫助花農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種,讓消費者更加無法拒絕。


花卉基因工程可以細分爲花色基因工程、花型基因工程、香味基因工程等等細分選項,每一個不同基因工程的目的不經相同。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基因編輯其實在植物中早就可以實現了,儘管自然界中的花卉色彩繽紛,但是某些花只有少數幾種甚至一種花色,科學家對此非常好奇,試圖對花色進行改良,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花色。


藍色會帶來一種夢幻般的感覺,植物中的類黃酮3′5′- 羥基化酶基因(F3′5′H) 就是藍色基因,它是植物體內合成3′5′- 羥基花色素苷的關鍵酶基因,也是調控藍色花形成所需色素——飛燕草色素的合成,從而使花色呈現藍色。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這種基因可以從許多種具有藍色花色的植物中分離得到,如矮牽牛、瓜葉菊、紫羅蘭、三色堇等,將其轉入無法產生藍色色素的花卉中,就可以培育出轉基因藍色花卉。


“Moondust”康乃馨,於1997年首次商業化生長,是一種帶有紫色紫紅色花朵的迷你康乃馨,從矮牽牛花基因嫁接到康乃馨的DNA中獲得藍色。


經過近20年的努力,現在,這種康乃馨已在日本和澳大利亞成功上市,併成爲今年的爆火品種。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傳統雜交

Tranditional Crossbreeding


除了人爲去剪裁基因編輯定製之外,傳統的人工授粉孟德爾基因理論是更爲常見和傳統培育方法。


拿鬱金香舉例,自16世紀來到荷蘭以來,野生的鬱金香和今日的鬱金香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和最開始野生的鬱金香花型相比,今天的鬱金香已經有了8000多個不同品種,這一切都要感謝那些深諳遺傳生物學的育種種植者的努力。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在紀錄片“世界最大的鮮花市場”中,來自英國現在荷蘭從事鬱金香種植業的種植者Geert Hageman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研究新成果,也爲觀衆們提供了一系列令人咂舌的數據。


一批新款鬱金香需要經過起碼25年才能收穫足夠的數量進入到花卉拍賣市場進行交易。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首先需要選擇父母株,將雄蕊花粉人工塗抹到雌蕊上進行雜交,等到雌蕊成熟後會長出種子,當年秋天將種子種植下去,來年就能收穫小小的球莖。


鬱金香需要5-6年之後才能收穫成熟的球莖,並迎來第一次開花,之後需要再經過20年,這款鬱金香才能繁殖出足夠多的數量進入市場。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在Geert Hageman手下繁育出來的10萬株新品種中,他們只保留了100株令人滿意的成果。


這株鬱金香品種是Geert Hageman最喜歡的一款,差不多是20年前雜交出來的品種。粉色的花邊和重瓣花型,令這朵鬱金香脫穎而出,相信再過不久我們就可以在市場上看見它,想想真是令人熱血沸騰。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生物多樣性

Biological Diversity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作爲中國的國花,依靠起出衆的外形和豐富的歷史底蘊在中國花卉業中脫穎而出。


牡丹不僅色澤靚麗,花型富貴,香味典雅,還在最新的研究課題中還展現了卓越的治療關節炎的藥用價值。


最新研究稱,專家從牡丹中提取的抗炎化合物可以製成一種叫做APPA的藥丸,現在實驗已經進行到動物實驗階段,在實驗中,這種藥片確實緩解了關節軟骨的疼痛,並減緩了軟骨的進一步損壞。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過去幾年,中國在牡丹身上的投入相當之多。2017年,中國科學家完成了牡丹基因組首次精細圖繪製,牡丹基因組極其複雜,達到了12.5GB,約是人類基因組的4.5倍左右。


這次研究中,科學家註釋了65898個牡丹基因特性,使“定製化牡丹”成爲可能。這其中包含了對牡丹花型、花色及牡丹籽油的相關基因的記錄。


這次的研究不僅可以加速中國牡丹產業的發展,還可以精準定向育種,在觀賞牡丹、油用牡丹、鮮切花牡丹和藥用牡丹等方面加速發展。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最大的育種計劃

Largest Breeding Program


大衛奧斯汀,這個傳奇的名字,無論是從事花卉行業還是園藝愛好者都一定不會陌生。這位“近代玫瑰之父”,爲世人留下了大量優秀的新型花園玫瑰品種。


上世紀60年代,受一本關於古老玫瑰書籍的啓發,他將法國和大馬士革玫瑰的華麗、花瓣繁多、香味濃烈、生長旺盛的特點與現代月季可重複開花的特性通過雜交融合在了一起,創造出了品質優異穩定、不易退化的月季新系列。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在大衛奧斯汀園區,他們一年平均需要做75000-100000次這種人工交叉授粉的動作。人工授粉需要將要人工授粉的花朵去除掉雄蕊,然後將收集到的花粉用毛筆刷到雌蕊上。一切過程都必須手工完成,並且需要非常精確。


每一次交叉授粉後他們都需要記錄下雌雄株來源、種子來源和人工授粉日期。這種生長和祖先的記錄將幫助育種者做好歷史信息記錄,在疾病防禦、香味調整、花瓣數量等方面進行把控。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經過75000-100000次這種人工交叉授粉的動作後,將會收穫大概450000顆種子,大約有150000-200000棵幼苗將會發芽。隨後的一年中,在150000-200000棵優秀幼苗中又將有15000株幼苗晉級至下一階段的測試中。


隨後的五年,玫瑰幼苗將持續成長,而種植者也會不斷進行測評。一旦完成所有測試,這棵新品玫瑰終於能進入到最後的生產階段,經過2年時間的積累和建立足夠數量的植株,這款得來不易的新品種才終於能夠向公衆發佈。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也就是說,在最初75000-100000次雜交,450000顆種子,150000-200000株嫩芽,15000棵1歲的幼苗……最終在經歷8-9年後,只會有3-6個品種被公諸於世。


是的,大衛奧斯汀之所以名貴,也是因爲他們的玫瑰品種投入了大量的金錢、人力和時間。用8-9年的時間來研究3-6款玫瑰品種,這樣的玫瑰纔有資格被稱爲David Austin Rose .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雖然大衛·奧斯汀老人家已經仙逝,但是他留下的花園玫瑰和繁育計劃,卻將影響長遠。


鮮切花進化法則

Cut Flower Evolution Rules


目前在中國主要鮮花產地雲南,人們根據鮮切花卉的整體感、花型、顏色、枝幹、葉片的質量高低、有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等,將鮮花分爲A、B、C、D、E五個等級。


爲了爭取到更高的利潤,擁有更粗根莖和病害更少的品種更受花農青睞。雖然鮮花在自然界中的進化看似緩慢,但幾十年來,隨着人們對花朵的需求增加,人們對審美的苛求,使得鮮花的進化歷程變得越來越快速和繁複。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快速的選擇和淘汰令鮮花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進化論,打破達爾文的自然規則,人們正在以符合自己喜好的方式干預自然。


鮮花既不是動物也不是食品,所以科學家在他們身上選擇了更加自由的模式來不斷刺激新品種以滿足市場。


每一枝花的到來都來之不易,每一枝花材也都值得被尊敬和重視。


希望花藝師們在凝視每一隻鮮花的時候都將它們最美的姿態展現出來,因爲你不知道,這支花經過了多少歲月才最終成爲你手中的樣子。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 The End -







鮮切花進化論 | 這是花藝離科學最近的一次



<花束與手捧花專題課程>

Contemporary Style Bouquet Seminar

2019年6月21日-6月26日

導師:中村有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