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無法想象,在科技發展瞬息萬變的今天,音響作爲家庭影院中的絕對主角,已經有20多年沒有過技術革新。即使是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家用音響的套裝組件也並沒有太多變化。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邁進,音頻的內容慢慢豐富,產品和設備的需求也開始增長。傅纓茗看到了機會。於是2014年,她辭去穩定的工作投身創業,成立了音磅。她要做的,是把傳統的家庭影院和多媒體音響進行智能升級和互聯網化。

傅纓茗並不想將音磅單純定位於一個產品公司,AI+產品、聲音+內容是她對音磅的定義。“小公司做工具應用型的產品沒有任何機會,我們的產品價值更多體現在娛樂體驗上,當市場達到飽和,音磅背後的內容和服務價值便成爲增量的來源。”

三個一體化,初代產品獲羅胖青睞。同樣看到市場機會的,還有全球最大消費性芯片設計公司臺灣凌陽科技研發部主任楊益軍和雷石KTV的高雲鵬。

音磅希望打造一個集專業性和普適性於一體的創新產品。所謂一體化,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硬件的一體化、功能的一體化、軟硬件的一體化。核心訴求是操作簡單、滿足不同家庭成員娛樂訴求,且價格更爲親民。

2015年底,第一代音磅90工程機推出,在這個集HiFi音響、K歌、OTT播放器於一身的產品中,搭載了10只BOSE同級的高保真揚聲器單元,做到了虛擬環繞聲,且價格僅爲4299元。傅纓茗計劃將產品在京東衆籌,而京東在體驗之後,果斷提出投資,成爲音磅種子輪投資方。

音磅90收到了良好的市場反饋,傅纓茗和團隊緊接着投入了第二代產品的研發中,2017年6月,體積更小、更具智能化的音磅60上線。

過去一年裏,音磅也豐富了產品體系,如針對運動、車載、野餐郊遊、情侶禮物等場景推出的便攜式音箱,由於具備音響基因和國際評獎標準的設計,目前便攜式音箱成爲音磅所有產品體系中出貨量最大的一個。除了線上針對C端用戶的京東旗艦店,音磅還積極佈局B端行業客戶,在增收的同時,形成線上線下的閉環。踩準消費升級的大勢,音磅的產品和盈利模式不僅收到良好的市場反饋,也獲得了資本的認可。

傅纓茗理想中的音磅,應該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員,更專業、更聰明、更有內涵。“能夠用好技術做出好產品,去改變人們的生活,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傅纓茗一連用了四個“非常”,表達了對於創業的熱情和堅定。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