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瞭解,目前多家產業企業已經開始探索期權和現貨相結合的路徑,利用白糖期權市場規避風險,爲自身生產經營保駕護航。在趙蒙看來,對產業客戶進行培育推廣時,應該更好地做到期現結合,考慮如何讓期權、期貨和現貨緊密結合起來。

近期國內白糖價格波動頻繁。隨着白糖期貨盤面價格的波動加劇,產業客戶利用期權避險的意識逐步增強,白糖期權的成交量顯著提升。事實上,白糖期權上市以來,爲食糖產業鏈企業帶來了更爲靈活、方便、高效的場內風險管理工具,進一步拓寬了實體企業的套保途徑。據瞭解,目前多家產業企業已經開始探索期權和現貨相結合的路徑,利用白糖期權市場規避風險,爲自身生產經營保駕護航。此外,場內期權的出現催生了一些新的貿易模式,如含權模式等,爲企業的經營帶來了更多活力。

期貨期權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中糧屯河糖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糧糖業)貿易部副總經理趙榮輝看來,期貨對於產業企業來說,是風險管控必不可少的工具。據他介紹,2006年白糖期貨上市以來,伴隨着現貨的漲跌,期貨市場也經歷了幾個牛熊週期。2006年是一個下跌週期,鄭商所白糖期貨剛剛上市,產業客戶對白糖期貨的認知還處於初級階段,儘管如此,當年廣西的部分糖企還是積極參與套期保值,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2008年,受冰凍自然災害以及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製糖企業的經營面臨較大的風險和挑戰。從實際操作來看,企業積極註冊倉單,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從而有效規避了風險,實現了行業的平穩發展。2009—2011年,國內糖市進入了牛市,在此期間,無論是貿易商還是終端企業,均通過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保,這無疑對糖業市場形成了正向引領,價格上行的同時也增強了行業信心。隨後在2013—2015年的熊市階段,國內一些優秀的大型糖企都是通過運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才得以生存下來。2017年以來,國內糖價進入下行週期,新疆和內蒙古等地區以及南方的一些糖企,實際上是在逆勢擴張。爲什麼它們在熊市週期能有這麼好的發展勢頭呢?這離不開白糖期貨及期權等風險管理工具。“總結多年來的發展經驗,白糖期貨及期權對產業的幫助和正向扶持是非常大的。”趙榮輝說。

2017年白糖期權的上市,爲食糖產業鏈企業帶來了更爲靈活、方便、高效的場內風險管理工具。毫無疑問,期權豐富了產業客戶的套保工具,對價格、時間、幅度等實現了精確保值。

據期貨日報記者瞭解,白糖期權上市一年多以來,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運行平穩,投資者參與理性,價格合理有效,功能正逐步顯現。白糖期權上市以來,截至2019年4月30日,共497個交易日,累計成交約1652萬手(雙邊,下同),日均成交3.3萬手,日均持倉18.7萬手。從上市兩年的情況來看,第一年,即從2017年4月19日至2018年4月30日,日均成交2萬手,日均持倉13.5萬手;第二年,即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日均成交4.7萬,日均持倉24.1萬。從數據可以看出日均成交和持倉均較前一年幾乎翻了一番。上市以來,交易所根據市場發展需求,對包括持倉限額、手續費在內的初期管理措施及適當性制度操作進行了適當調整,投資者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有所提升,結構不斷完善。

產業客戶更重視期權實操經驗

“白糖期貨從2006年上市發展到今天,整體來講是在平衡健康狀況下發展。與過去的現貨市場以及傳統的電子盤市場不同,期貨市場能夠做到透明、公開。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鄭商所不斷聽取市場各方的意見,包括升貼水設置、交割庫佈局等在內的合約設置,一直在適應市場的狀態下進行優化和調整,這是很好的現象。”北京淡水貿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不僅如此,白糖期權的上市進一步豐富了企業風險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在白糖期權上市前,鄭商所做了大量的市場推廣工作。中糧糖業貿易部研發部經理趙蒙向記者介紹,從20世紀90年代初,中糧糖業就利用ICE原糖期權進行套保,積累了一定經驗。“在鄭商所白糖期權上市當天,我們就積極參與。我們作爲現貨貿易企業,與市場上一些投資者的交易策略有區別。他們通常作爲期權買方交易波動率,而我們是將期權和現貨、期貨結合起來,作爲組合工具。”趙蒙表示,在2018年國內糖市單邊下行階段,白糖現貨、期貨價格均形成下跌趨勢,反彈的力度也有限。在這種市場行情中,中糧糖業選擇以賣出看漲期權爲主策略。

不可否認的是,白糖期權的市場培育難度較大,市場的發展速度與行業的期待還存在一定差距。只有加快白糖期權市場的發展,實現更快發展基礎上的高質量運行,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這也是白糖期權市場走向成熟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

在市場培育方面,北京淡水貿易有限公司糖部主管崔仕嵬認爲,應該更多地注重實操經驗的分享。“在市場培育的過程中,如舉辦培訓、講座時,我們可以邀請一些來自中國臺灣、美國,有期權實際交易經驗的相關人士,以他們在期權交易過程中的一些實際案例爲主進行經驗分享。”他說,當企業進行實戰操作時會發現,實際情況與理論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因此,企業需要一些真正在實踐中做過交易的人分享他們的交易策略。

在趙蒙看來,對產業客戶進行培育推廣時,應該更好地做到期現結合,考慮如何讓期權、期貨和現貨緊密結合起來。

“我們是做產業的,在期貨方面與專業投資機構相比還是不夠專業。期權推廣很多時候都是講波動率等基礎知識,雖然這些十分必要,但對產業客戶而言,這些並不能完全契合他們的需求。產業客戶更關心的還是期權和期貨工具如何能夠實現有效套保,優化現貨購銷。”趙榮輝說,在給產業客戶宣傳推廣時,講現貨的風險管理和盈虧,比講期權的隱含波動性、希臘字母等專業術語更容易被理解。此外,還應該更多地從如何培育國內大型貿易商入手,加大對產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和指導。

推動貿易模式升級換代

據瞭解,過去食糖產業鏈的定價模式是以買賣雙方談判爲主。近年來,通過大量交易形成的期貨價格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成爲市場定價的重要依據。如今,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基差點價逐漸成爲產業趨勢,同時也推動傳統經營模式“更新換代”。在白糖期權推出後,傳統的基差交易再次升級,催生出含權貿易等更爲新穎的貿易模式。一些貿易商利用人才優勢,開始嘗試在與下游企業的基差合同中嵌入期權,有的能夠保證下游客戶採購的封頂價格,有的則能夠提供二次點價機會。期權工具提供的多樣化組合策略,使得客戶多元化需求得以滿足。

中糧糖業作爲國內大型的貿易企業,已經在含權貿易上進行嘗試。“相當於利用中糧糖業作爲橋樑,發揮中間作用,引導下游的客戶間接地參與期貨和期權市場。”趙蒙說,跟下游企業簽訂現貨購銷合同時,傳統的基差點價只是簽訂一個購銷合同,根據約定合約加升貼水進行點價操作,形成最後的銷售價格。下游的採購方在基差點價中要承擔價格上漲的風險,比如目前盤面價格是5000元/噸,如果之後價格持續上漲到6000元/噸,採購方還是要選擇點位進行點價。如果不運用期權,下游採購方的損益是線性的,如果價格大幅上漲,採購成本就會相應提高。當把期權嵌入合同中,利用期權進行保護,可以鎖定最高採購限價,下游在採購時最高的價格不會超過這個封頂價格,那麼對於他們來說,成本就相對可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含權合同中,供貨商承擔了較大風險。“第一,我們要對行情作出判斷;第二,在套保對沖的時候,我們也必定會承擔波動率和基差風險。”趙蒙說。

“事實上,你給終端企業講波動率,講方向性的東西,分析和判斷的難度都比較大。我們把複雜的希臘字母、波動率和行權價轉化成爲現貨購銷的條款,告訴他們如何控制採購價格,實現他們的預算目標,降低採購成本,通過轉化成這種直觀的表達方式,與他們形成合作。很多終端客戶不直接參與期貨市場,缺乏專業的風控團隊,我們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對行情的把握,利用期權對傳統的現貨購銷和點價操作進行了完善和升級。”趙蒙說。

據瞭解,國內期權市場的參與主體和結構,與歐美等國家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面臨資金緊張、融資成本高、匯率風險難以管控等,泰國、巴西等全球主要產糖國和出口國的製糖企業並不直接參與期貨市場,而是通過大型食糖貿易商實現套保。這些貿易商在本公司內設立專門的衍生品部門,將期權與現貨套保緊密結合,研發出了結構化的含權貿易產品。”趙榮輝說,這也是國際市場上“ABCD”這些大型貿易企業能夠成長髮展的原因,它們其實爲產業的上下游提供了通道,或者說提供了服務平臺。

“下游客戶套保的精細化、個性化要求比較高,對糖源和品牌也有特定的要求。此外,它們的團隊、資金可能都是短板,因此無法直接利用期貨市場對沖風險,開展含權貿易讓我們對客戶的服務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趙蒙說。

作者:鄔夢雯;來源:期貨日報;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爲傳播更多信息爲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爲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