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好友,進羣,聽分析師講股票及期貨行情走勢,被講師精準的操作所折服。

認爲按照老師的指導盈利是件非常輕鬆的事,申請開立投資賬戶並轉款,5 天時間就宣佈爆倉,140 餘萬元血本無歸。

查看轉款記錄才得知,140 餘萬元未進入投資平臺中,而是被第三方支付平臺 " 消費 " 了,投資者如夢方醒,這一切都是圈套。

瀋陽市警方經過 2 個月的偵查,成功搗毀這個利用虛假期貨交易平臺實施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涉案金額達 1.2 億元。

5 月 16 日上午,瀋陽市公安局皇姑分局院內一倉庫內,數百張銀行卡,200 餘臺電腦,800 餘部手機堆了一地,這些記錄着無數投資者血本無歸的慘痛經歷。

看到羣友日嫌數十萬他忍不住了

瀋陽的王先生今年 60 歲,前些年有過炒股票的經歷。退休後,內心多次有再入股市的想法。去年秋季,他被一位投資專員加爲微信好友,兩人聊股票,他才知道散戶都掙不到錢的原因," 沒有專家做指導,賠錢是理所當然的。"

在這位投資專員的 " 幫助 " 下,王先生進入了一個投資羣,裏面數十人,每天都在討論着股指期貨、原油現貨、黃金、境外股市等話題,早、中、晚,股市開盤和收盤都有老師負責市場解析。通過這個羣,他認識了講師洪勝,並加了對方微信。洪股在證券市場的把握能力令王先生無比信服," 他在羣裏面曬出幾個賬戶,每個賬戶都有上千萬的資金,看他操作,每天掙幾十萬元像玩一樣。"

洪勝告訴大家,他是一名熱衷慈善的分析師,從資本市場上嫌取的高額回報,有一部分都捐給了慈善事業," 我也希望跟隨我的投資者們,大家一起收穫本金翻倍的快樂,同時感受做慈善時那份幸福。"

洪勝,被衆投資者捧爲神,他一言九鼎,有如神助,幾無敗績。在王先生心中,跟洪勝一起做投資成功率高,只嫌不賠。

看到羣友們跟着洪勝每天都有幾萬元甚至數十萬的收益,他不再當看客了,在港股指數投資平臺上開戶並注入資金 50 萬元,想要跟隨洪勝老師實現本金增長 3 倍的夢想。

5 天 143 萬血本無歸

王先生選擇收益高風險也高的港股指數投資平臺,買 10 手,賣 2 手,每一步操作都嚴格按照洪勝的指導,不敢有絲毫馬虎。但很快,第一次投進去的 50 萬元僅 1 天就賠光了。

" 我們是正規的投資公司,公司地點在深圳,我們的分析師都是經驗豐富的操盤高手,你這次賠錢,主要是你投的錢太少了,關鍵時候沒錢補倉造成的。" 聽洪勝所言,王先生分兩次轉款 83 萬元," 幾乎是我的全部家底了,老伴不太同意我投資。"

5 個交易日,後投進去的錢也虧光了。此時,洪勝仍在催促王先生繼續注入資金,對最初承諾的 3 倍收益隻字不提。

王先生懊悔不已,他把此經歷告訴了一位朋友,朋友分析後稱," 開辦境外賬戶不可能開戶後資金立即到賬,很可能落入了騙子的圈套。" 經覈實銀行的轉款記錄,發現資金並未轉入平臺,而是 " 消費 " 了,轉賬被對方做了手腳,王先生這才醒悟,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陷阱式網絡詐騙。

今年 2 月 3 日,王先生在皇姑公安分局報案。

歷時 3 月 終於將詐騙團伙打掉

瀋陽市公安局成立了由網安支隊、刑偵禁毒局及皇姑分局等警種部門組成的聯合專案組開展案件偵破工作。經過專案組近兩個多月的工作查明,該犯罪團伙實際控制者爲公司負責人吳某某,團伙成員多達幾十人。在全面摸清了犯罪團伙主要成員的藏匿地點後,專案組決定立即收網。4 月 27 日,專案組兵分數路分赴江西省景德鎮市、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湖南省益陽市等地展開抓捕。截止 5 月 9 日,專案組民警先後將吳某某 ( 男,36 歲,江西省景德鎮市人 ) 在內的 26 名團伙成員抓獲歸案。

一個利用虛假期貨交易平臺實施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被搗毀,扣押涉案電腦 200 餘臺、手機 800 餘部,涉案總金額達 1.2 億元。

目前,吳某某等 26 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被瀋陽警方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公司真實存在 投資平臺卻是虛假的

這家投資公司是經工商部門註冊的 " 正規 " 公司,成立於 2015 年,辦公地點位於深圳。公司設有 5 個事業部,每個事業部下設多個團隊,團隊在經理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團隊成員 7 至 10 名。每名成員各有分工,定期由專業講師進行培訓,以提高 " 技能 "。

皇姑分局刑偵禁毒大隊專案二隊副中隊長安鯤稱,這些團隊每個人有 20 多個微信號,在微信羣中對老師進行追捧,實際上這個羣中只有投資者一個人是真實的,其他都是託。所謂的金融平臺只都是虛擬的,以此爲吸引投資者入金,最終達到客損的目的。

瀋陽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案件大隊大隊長張宏大稱,該團伙實施詐騙的第一步就是取得投資者的信任,讓大家覺得這個投資公司和分析師都是靠譜。嫌疑人設立的期貨投資平臺以港股指數交易爲主,服務器設在海外,在網上租用支付通道,投資人以爲資金注入到了投資平臺中,實際上支付通道直接將資金轉到了他們自己個人的賬戶中,然後根據層級進行分成。

該投資公司組織嚴密,成員大多是 "90 後 ",管理層大多爲 "80 後 ",他們深諳股票投資手貫,瞭解投資者急功近利的心理。

投資者入金後,分析師剩下的工作就是將賬戶炒成零就變得簡單了。平臺上數據源是真實的,投資者在分析師的指導下,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賬戶爆倉," 爲了儘快結束任務,他們會讓投資者進行反向操作,平臺上的賬戶炒成零後,遊戲就結束了。"

騙子的高明之處在於,投資者虧空後,會認爲是正常虧損,不會想到投資公司是在用虛僞平臺在演戲。

警方提醒讀者避免上當要認清三點:第一,投資者選擇投資渠道時,應該選擇正規的投資平臺,例如國有銀行的投資理財等,相比是安全的。第二,投資者不要隨意進入股票羣、投資羣,這個羣裏很可能除了你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騙子。第三,不要有一夜暴富的幻想,高回報、高收益都是騙子常用的伎倆,一般的理財產品投資收益率不會超過 10%。

對話嫌疑人

記者 : 你是怎麼加入的 ?

團隊經理肖某:我是從網上看到這家投資公司的招聘廣告,後應聘進到公司的,我是被一位經理給騙進來的,面試時說一個月幾萬元的收入,最初公司給我們培訓做現貨原油,後來拓展到證券。

記者:你們是通過什麼方法上投資者上鉤的?

團隊經理肖某:我的工作是用手機加人,每天加二三十人,最終能成功也就一兩個人。通過微信聊股票,看到對方感興趣就把他拉進羣裏,直至最後成功。微信羣裏除了客戶外都是託,就是我們自己人,我同時要用兩三個手機與客戶聊天。

記者:你的業績如何?

團隊經理肖某:我是去年 11 月月加入公司的,爲公司嫌了 30 萬多元,我自己分到五六千元,我的底薪是 5000 元。客戶不上當,我們就沒錢嫌,我想回家,不想再做這一行了。

記者:你的工作是什麼?

事業部總監劉某:我到公司一年多點,每月收入幾萬元,我的工作是指導各團隊經理的工作,教大家怎麼做。

記者:讓客戶賠光賬戶還不被發現,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事業部總監劉某:他們都有股票基礎,自己也參與交易,我們的老師對客戶進行建議,至於是嫌是虧,老師也不知道。但永遠是少部分人嫌錢,大部分人是在虧錢,賠光錢是早晚的事。

記者:有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今天這個結果?

事業部總監劉某:我在法律方面是空白的,從來沒意識到。以前也遇到過有客戶投訴,懷疑我們的操作,公司爲了息事寧人,給賠錢進行安撫。

遼瀋晚報 · ZAKER 瀋陽 記者 金國建 文 王迪 攝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