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丹皮量大價格低的主要原因:2010年高價時期,刺激了農戶大量種植,2010-2011年種植規模持續增加,2012年雖然行情開始下滑,但有過歷史高價記錄,有不少農戶仍選擇種植牡丹,到現在亳州周邊多數的牡丹還是2010-2012年左右種植的,這歸根到底,主要還是種植規模過大,供應遠大於求的結果。近期亳州市場牡丹皮貨源走動仍以正常需求拉動爲主,行情依然未見明顯好轉,大量的庫存沒有得到良好消化,沒有庫存缺口,生產面積一直得不到調減,從目前情況來看,牡丹皮行情想要突破重圍難上加難。

曾經高達40元/kg的牡丹皮,如今才20元/kg爲何價格上漲難上加難?

近期亳州市場牡丹皮貨源走動仍以正常需求拉動爲主,行情依然未見明顯好轉,大量的庫存沒有得到良好消化,沒有庫存缺口,生產面積一直得不到調減,從目前情況來看,牡丹皮行情想要突破重圍難上加難。

曾經高達40元/kg的牡丹皮,如今才20元/kg爲何價格上漲難上加難?

牡丹是亳州地產大宗藥材品種之一,生長週期較長(一般要4-5年),近幾年行情不佳,藥農棄採,有很多已經長了7-8年,甚至達到10年以上的。在亳州五馬鎮周圍,十九里、大寺、沙土、華佗、譙東等鄉鎮的種植面積較多,這些地方的牡丹基本都是在2010-2012年高價時期種植的。另外,安徽銅陵一帶也是主產區之一,據數據顯示,這兩個城市種植的佔全國總產量的50%左右。但最近幾年全國發展種植中藥材,牡丹皮的種植範圍已經很廣泛,亳州銷往外地的種苗都是一卡車一卡車的往外地拉。

曾經高達40元/kg的牡丹皮,如今才20元/kg爲何價格上漲難上加難?

從牡丹皮歷史價格走勢圖可以看出,上個世紀牡丹皮(安徽白丹皮統貨)最低是在6.5元上下,最高時25元左右,行情走勢有一定的週期性。

2000年以後的牡丹價格在低價位運行了五六年,到2006年之後開始逐漸上漲,在2010年10月價格達到巔峯的40元左右,之後行情震盪回落。按畝產幹品500公斤左右計算,當時在亳州地區牡丹畝產收入最高可達兩萬元以上,然而高價時期不長,2010年底價格就出現了下滑,之後又上漲了一段時間。

曾經高達40元/kg的牡丹皮,如今才20元/kg爲何價格上漲難上加難?

2012年從年初的32元下滑到24元,之後幾年的價格保持在20多元的價位運行。

2018年上半年價格在21元左右,下半年就掉到目前的17元左右。目前牡丹皮價格已經爛市,收益根本不夠採挖費,更別說種植幾年的土地、人工管理、肥料等成本費用。

在亳州市場中,目前白丹皮統貨17元左右,選貨21-22元,黑丹皮小統14元上下,大統貨14元上下,市場價位如此低,商販也不敢出高價購買。可供貨源量仍充足,價格得不到提升,種植戶如果請人採挖,算上機器採挖費、人工、運輸等費用,有的產地牡丹皮甚至連採挖成本都賺不回,別說掙錢,弄不好還要賠錢。

丹皮量大價格低的主要原因:2010年高價時期,刺激了農戶大量種植,2010-2011年種植規模持續增加,2012年雖然行情開始下滑,但有過歷史高價記錄,有不少農戶仍選擇種植牡丹,到現在亳州周邊多數的牡丹還是2010-2012年左右種植的,這歸根到底,主要還是種植規模過大,供應遠大於求的結果。

曾經高達40元/kg的牡丹皮,如今才20元/kg爲何價格上漲難上加難?

最近幾年來,因牡丹籽油市場需求增加,種植牡丹既能美化環境又能增加收入,牡丹在其它地區得到大力發展,種植範圍快速擴散。每年都是豐收,加上每年的結餘庫存,積累的牡丹皮堆積如山。加之大量的庫存沒有得到良好消化、沒有庫存缺口、生產面積持續增加、商家對該品的關注力度不大,行情萎靡,牡丹想要回到理想價位已經很難,達到歷史高價更是難於上青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