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报道,3D打印骨骼,3D打印关节……你以为3D技术就这是这些吗?那下面一条新闻,可能会打破你的认知:近日,南京一家医院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复杂主动脉瘤治疗上,3D打印化身毫米级"北斗"导航,为医生装上了一副可视的眼睛,患者也因此避免了大面积开胸的痛苦。

【开胸大手术变微创 3D"导航"巧除动脉瘤】

上周三,刚做完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的徐先生,就回到病房休养,跟以往手术开胸不同的是,他身上只有两个小切口。

3D打印为手术导航:复制病人动脉瘤模型 3D“导航”巧做手术

那么,仅仅小小切口,如何将支架输入到胸腹部的呢?李主任告诉记者,他们运用是3D打印技术。根据病人CT检查,在体外复制了一份和病人体内一模一样的动脉瘤模型。

3D打印为手术导航:复制病人动脉瘤模型 3D“导航”巧做手术

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李晓强说:“模型上主要的腹腔内脏血管,在上面定位都是非常精确的。相应的血管直径计算得非常精确,正常预开窗可以开到6毫米8毫米,这个凭我在CT上测算,3D打印可以测算到毫米,几点几毫米比预开窗更加精确。”

3D打印为手术导航:复制病人动脉瘤模型 3D“导航”巧做手术

这就等于为医生提前导好了手术路径,医生只要跟着这个导航走就可以了。在3D高科技的导航下,小支架一路通畅,并精准地回到动脉瘤位置。

【动脉瘤似隐形炸弹 出现剧烈胸痛要就医】

3D打印为手术导航:复制病人动脉瘤模型 3D“导航”巧做手术

而据了解,胸腹主动脉瘤发病和人体血压控制密切相关,尤其是冬夏两季,是发病高峰期,而且这类病不易察觉。徐先生就是因为一次车祸,在骨科准备去取掉身上的钢板时,意外发病的。

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李晓强表示:“动脉瘤平时多数是没有症状的,偶尔会出现胸部或者腹部的隐痛。”而动脉瘤一旦破裂,很容易导致死亡。医生提醒,日常生活中,人们多留意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小变化,早发现早治疗。

除了动脉瘤外,3D打印也应用到了肺癌治疗领域,希望未来,能为治疗发挥更大作用。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