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消息,清末維新派領袖康有爲的玄孫女、澳大利亞羽毛球隊雙打選手康榮雅,近日在央視4套《世界聽我說》節目中首次分享了自己的身世,以及祖先的精神指引她前行的故事。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康榮雅

首先,前國羽女雙名將趙芸雷介紹,“康榮雅是個外貌甜美,私底下比較內斂的女孩子,但當她一上場投入到比賽當中,就充滿了取勝慾望和運動家的精神。”

康榮雅的教練、前國羽男雙隊員於起說,“她是個很有天賦的孩子,骨子裏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我相信她在不久的將來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康榮雅隨後正式上臺自我介紹,“我叫康榮雅,來自澳大利亞,我是澳大利亞羽毛球國家隊女雙運動員。我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愛爾蘭人,我是中愛混血兒。”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從照片來看,父母一共生了三個女兒,康榮雅排行老三。“父親在我3歲時就去世了,所以我對於我的家族背景並不瞭解。長大一點,我媽媽給我提起家族的事情,我纔會自己的家族有了一點簡單的瞭解。”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康榮雅表示,“原來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爲的玄外孫女(第5代子孫)。”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康榮雅介紹,她的曾祖母康同薇是康有爲和大太太張雲珠的大女兒(康有爲共有妻妾6人),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作家,從小就受到夫妻革新理念的深刻影響,1898年創辦了我國第一份婦女報刊《女學報》,也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批女記者。她號召廣大中國女性不穿耳洞不裹腳,成爲年輕女性的領導者,對於婦女教育事業和創造自立生活的機會充滿熱情。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康同薇的爺爺麥儼曾是康同薇的第11個孩子,是香港著名的建築師,設計了很多著名建築,包括中國銀行外的石獅子,以及其他在香港很有名的建築。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康同薇表示,自己的父親麥繼輝是麥儼曾唯一的兒子,1947年出生於廣州,2歲到6歲生活在香港,後來就去了澳洲。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他畢業於墨爾本大學,畢業後先做了工程師,後來擔任數學和自然課老師。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而隨着對於自己家庭的瞭解,康榮雅表示對於自己的家庭背景感到無比驕傲。“我能夠理解到家庭的精神和信念的特質,是如何代代相傳的。就像康有爲這位偉大書法家的藝術一樣,我也會用羽毛球來詮釋自己的藝術。他用筆潑墨揮毫,而我用球拍來揮灑魅力。作爲一個職業運動員,必須要有韌勁、自律和決心,我相信這都是家族擁有並傳承給我的良好特質,讓我可以戰勝艱難困苦勇往直前。”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康榮雅還舉了個例子,去年她和搭檔最高排名嗎達到世界第18位,奪得加拿大、荷蘭站冠軍,拿到了大洋洲女雙冠軍。在參加英聯邦大賽時,由於搭檔受傷,雖然兩人全力以赴,依然在半決賽輸給了英格蘭隊,銅牌戰輸給印度隊。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隨後,康榮雅就前往馬來西亞進行特訓,希望繼續提高自己,“我的手腳上磨得都是水泡,潮溼的天氣和艱苦的訓練讓我很喫不消,這是我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爲什麼那麼多老牌高手要放棄羽毛球。每到這時,我總會問自己,當初決心拼殺的意志從何而來。我相信向康有爲、康同薇那樣的偉人,一定有常人不具備的東西,助其實現其偉業。即使在被捕的危險時刻,或者是像慈禧對康有爲代表的維新鬥士宣判凌遲處死的時候,當我萌生退意,或者提不起勁的時候,我覺得如果不使出百分百的勁頭,就會給自己和家族精神抹黑。我希望我的羽毛球生涯能夠給世界體育帶來好的改變,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爲年輕女性的楷模,並且激勵她們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康有爲混血玄孫女曝身世:父親老康曾孫母親愛爾蘭人 和國羽爭金牌

康榮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