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天府锦城”项目投入880亿元,首批31个项目。

“《中国“互联网+”指数排行榜(2018)》第五名”

“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7年中国书店之都”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82位,西部第一”

“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自从乘上发展的这条动快列车,便一路高速出发,一揽各种奖项。但是成都却没有沉浸在美誉的世界里,不断探索研究和保持本真,成为成都真正迷人的样子。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就连这次灰尘仆仆的皇城复建和商业区改造,都丝毫没有减少成都的魅力,反而让人看到了成都本来的样子。

成都名城

“成都皇城”“千年皇城”“蜀王府”

成都皇城便是蜀王府,始建于1385年。皇城之大,占地38公顷,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周长2500多米。囊括了如今四川成都的四川科技馆、天府广场一带,是明代藩王府中最富丽的一座。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整幢建筑坐北朝南,和北京紫禁城类似。它沿南北中轴线东西对称处处建有殿阁楼台,是一座金碧辉煌庞大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建筑主要有承运门、承运殿、端礼殿、昭明殿等。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它虽是一座王府,却又有皇宫般的巍峨气派,顾被称为“皇城”。多次战争的洗刷让它变得满目疮痍,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它退出了历史舞台,只留下零零散散的遗迹。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尽管“皇城”消失在硝烟弹片中,但是它却从未消失在成都人的印象里。它是成都繁荣昌盛的象征,也是成都的文化根基。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也说:“成都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底蕴深厚、魅力独具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蜀王府作为成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古代建筑群,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与城市文化的重要标识。”

复兴梦 皇城

终于在52年后的今天,我们听到了复兴“成都皇城”的消息。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早在去年9月,成都就正式提出“中优”,然后到了2017年底,成都走向“东进、南拓、北改、中优”的全面改造。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而这“中优”指的便是囊括少城文旅区、皇城文化区和大城文商区的城市改造,最为引人注目的自然还是皇城的复建。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皇城将以博物馆群、字库巷和文化研习街区为皇城文化区的核心。虽然不会有曾经的建筑和围墙,但是这里以整个“旧皇城地图”画圆,在四周打造高楼建筑,环抱“天府源文化公园”,形成皇城的格局。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西华门、东华门、凌烟阁、现代之窗、创意SOHO和文创区域等大大小小40个区域,便成为了天府文化的文创博览、文化传承、文化双创的载体。

雅·新城 大城

和皇城一块拼凑成都的还有“大城文商区”。大城虽然没有皇城这样有历史文化,但是它和皇城,以及少城却在不断地更新成都的格局。并且这一次在大城建造的“大城文商区”却成了热门事件。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因为”大城文商区“就是大家嘴里的“太古里扩建”。“成都这是准备用太古里模式‘碾压’全国了!”,这是成都网友当下热议的建筑群,也是上下瞩目的大变动。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大城文商区以大慈寺、惜字宫、四圣祠为核心,将整个区域定位为雅·新文化主题商业地带。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大慈寺、太古里、芙蓉书院、惜字宫、四圣祠、明国洋楼、谢无量故居等24处建筑均在“大城文商区”内。而这里的建筑不再是高楼,几乎所有的建筑均骤降至240米。新高度让这区域集品质和视野于一身,不少人纷纷评价到“这可以和京东媲美吧”。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对于品质的追求,让成都进入全新的审美潮流。这是“大城文商区”追求的风雅,也是现代成都人追求的时尚。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不断随之品味提升。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苟且与温饱之间,还开始注重于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受教水平。因而一座城市以生养出富有的人民而自豪。

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表达到的: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这里有记忆,这里有欲望,这里也有交换。

文字/阿狗 图片/成都向上UP、网络 编辑/阿狗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妥之处,请微信留言告知,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穿梭100年,我见到了成都曾经的辉煌古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