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民宅突發的火災,他毫不猶豫衝向現場;面對烈焰包圍,他臨危不懼,當機立斷;面對受災戶困頓無助的眼神,他修房募捐,社會紛紛伸出援手。這位樸實憨厚、爽快耿直的漢子,就是河東區相公街道小茅茨村村民馬士增。

5月20日早6時許,馬士增騎電動車外出到蒙凌學校辦事途中,行至北京東路與大範莊交會處,無意間一回頭,發現其村東南方向濃煙滾滾。他第一時間意識到:不好!肯定是某戶人家着火了。二話不說,他立即掉頭返回,直奔着火方向,僅10分鐘就趕到火災現場。到達後,他發現是小茅茨村村民馬永常家着火了,當時整個院落籠罩在一片火海中,東面是鄰居剛建的高大建築物,其它三面均被火海包圍。最令人擔憂的是,從喊叫聲中能夠辨別出,馬永常老兩口和四歲的孫女被困屋裏,無法逃離。

在這人命關天的危險時刻,馬士增第一時間撥打119火警報警。在簡單觀察了一下地形後,他發現整個院落裏唯獨西北角有一處不足1米寬的狹窄通道,但由於院牆高必須架梯子才能進去營救。當時圍觀的人很多,但均因火勢兇猛,無法靠近,馬士增喊人的同時找來了梯子。隨後他的老同學馬士月,路過的村民馬士朋、馬士明,還有一個不知名字的過路人(事後正在尋找)都趕到現場幫忙。因爲馬家院子裏堆滿了雜物,極易引燃火勢又阻礙了救援,5個人只能貼着牆、靠一株類似何首烏的植物遮蔽,爬梯子勉強衝進狹窄的院內,讓瀕臨絕境的老馬一家看到生還的希望。

馬士增事後回憶,他衝進院內時,看到馬永常老人已放棄逃生,待在着火的屋裏不動了,旁邊躺着偏癱的老伴,四歲的小孫女哇哇地哭。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馬士增大吼一聲:“救人要緊!”他清楚,再有幾分鐘的時間,3個人的生命就面臨被大火吞噬的危險。當時他的腦海裏只有一個念頭:“救人!”由於馬永常的老伴患偏癱多年,行動不便,臥牀不起,給營救帶來很大困難。此時大火已蔓延到室內,生死就在一瞬間。第一次衝進火海,他們救出了馬永常4歲的小孫女,安然無恙。救出孩子的那一刻,馬士增激動地掉出了淚,巨大的成就感衝擊着他們的大腦,驅使大家義無反顧衝回火海繼續救援。

在營救馬永常家屬時遇到麻煩,其老伴因偏癱無法行動,且臥牀未穿衣,馬士增大喊來不及了!制止了穿衣舉動,找破被單順手一披,七手八腳把人擡出來,最終一家老小都無大礙。就在救人過程中,馬士增右眼膜輕微烤傷,左腳踝扭傷。更讓他們感到後怕的是營救過程中,院中的三輪車油箱發生爆炸。“轟隆”一聲令人心裏一緊,巨大的衝擊波令人一晃,院內火勢隨即加劇。萬幸的是馬家煤氣罐是空的,只燒壞了皮墊子而未爆炸,沒有造成更大的危險。在人員全部安全救出後,消防車也趕到現場,3輛消防車用了2個多小時才把火撲滅。

壯舉沒有停止,愛心仍在繼續。看到馬家的困難時,馬士增動員大家一起獻愛心。短短兩天時間,全村籌款5萬餘元。看到馬家房屋不能住了,馬士增幫忙到處聯繫施工方,重新進行翻修。他還通過媒體採訪聯繫面廣的優勢,成功聯繫到外地一家診治燒傷的專科門診,對面部灼傷的馬永常愛心免費治療,讓老人感動不已。

“見義勇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事後面對採訪,馬士增說,“我不是爲了出名,但這件事使我更加認識到積德行善的重要性,好事要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這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據悉,馬士增的事蹟引起街道領導高度重視,區委政法委、綜治部門也就其見義勇爲進行申報。

邵黎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