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人们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的景象便是落后的清朝士兵,手持大刀长矛面对的却是坚船利炮的英国军队,从而被打得溃不成军。影视剧中也多是表现清军使用冷兵器近战的情形。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投名状中的清军

第一次鸦片战争油画

事实上,清军火器并不少。清军在鸦片战争前夕,帝国的八十万军队已经拥有火炮十一万四千零九十一门,火绳枪二十六万两千三百六十五支。

从上图可看出,仅广东一省之地,便有各类型火炮九千六百三十七门,火枪一万三千九十七杆。而此时的火器尚不能脱离冷兵器而独立存在。雍正四年时,清政府议定:每千兵,火器四百杆。然而,因为操练火器远比习弓学射来的简便轻松,不少绿营士兵便偷偷的将配备的大刀长矛换成了火枪,至乾隆平大小金川之乱时,军中火器配比甚至已经达到了八成。

清代鸟枪

然而兵在精而不在多,这句话放在火器上也同样适用。尽管军中火器配置比例如此之高,但清军火器在承平日久之后早已开始粗制滥造,据记载,清军鸟枪制作质量比较粗劣,枪管薄厚不均,枪膛宽窄不一。膛宽则弹出无力,飞行不远,管薄则易膛炸,自伤射手,以至于官兵发射时,皆“闭眼、扭头、缩脖子”。这样的发射方式,能命中目标也是全靠运气。而作为战争之神的火炮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清朝的各种火器使用的都是“泥模铸造法”,即将烧融的铜汁或铁汁倒入泥制模具中,待冷却后再将泥模敲碎,便得到了成品。然而,由于泥模表面处理不过关,很粗糙,结果导致铸造好的大炮内膛、炮管上都有“蜂眼”。这种劣质的火器在发射时,一旦装药量过大,或发射次数一多,就极易炸膛。

而事实上,清军的溃败也并非是因为火器不足。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清军装备的是老式鸟枪。而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则装备的是前膛燧发火枪,射程比清军远,但还不能算是武器上有代差。武器上有落后并不可怕,关键是使用武器的人,1840年时,清帝国内部矛盾已经愈演愈烈,军队已腐化的彻彻底底,彼时军中传言“见贼方逃者为上勇,望风而逃者为中勇,误听而逃者为下勇。”这样的军队,就是给了高达也是运输大队长的命。在战争中丢失的广州海口的车歪、横当、海珠等等炮台,也均是双方对射后被英军白刃战拿下的。

英军所用滑膛步枪

正如《亮剑》中的李云龙所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必亮剑。说到此时,不由不提及抗美援朝,同样的武器装备,在同样的人手里掌握,其结果却截然不同。由原国民党第60军起义后改编而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在朝鲜战场上以血肉之躯,用10033人伤亡的代价,在战争史上写下了以劣势装备战胜号称世界头号强国军队的光辉战例,由当年被蒋介石看不上眼的杂牌“60熊”,到被共和国开国元勋称赞的“50勇”,其间变化,不只在于番号,更在于一支军队的精气神。若清军能有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一半斗志,只怕登陆的英国龙虾兵在踏上远东这片土地之初,便已喂了河里的鱼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