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中國證監會、證監會發布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經證券公司自評、證監局初審、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複覈,以及證監局、自律組織、證券公司代表等組成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確定了2018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

證券公司分類結果不是對證券公司資信狀況及等級的評價,而是證券監管部門根據審慎監管的需要,以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爲基礎,結合公司市場競爭力和合規管理水平,對證券公司進行的綜合性評價,主要體現的是證券公司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的整體狀況。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分爲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爲正常經營公司,其類別、級別的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風險管理能力及合規管理水平的相對水平。D類、E類公司分別爲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範圍及被依法採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

證監會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對不同類別的證券公司在行政許可、監管資源分配、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頻率等方面實施區別對待的監管政策。分類結果主要供證券監管部門使用,證券公司不得將分類結果用於廣告、宣傳、營銷等商業目的。

2018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如下(按公司名稱拼音順序排序):

注:全行業131家公司中,有33家公司按規定與其母公司合併評價,即:高盛高華(母公司北京高華),渤海匯金資產管理(母公司渤海證券),長江承銷保薦、長江資產管理(母公司長江證券),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財通證券),第一創業承銷保薦證券(母公司第一創業),東證融匯資產管理(母公司東北證券),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東方花旗證券(母公司東方證券),瑞信方正、民族證券(母公司方正證券),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光大證券),廣發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廣發證券),華英證券(母公司國聯證券),國盛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國盛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上海證券(母公司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海通證券),恆泰長財(母公司恆泰證券),華泰聯合、華泰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華泰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母公司華鑫證券),中泰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中泰證券),中德證券(母公司山西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申萬宏源西部(母公司申萬宏源),興證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興業證券),銀河金匯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招商證券),浙商證券資產管理(母公司浙商證券),中投證券(母公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山東)、金通證券(母公司中信證券)。

分類評級從六方面影響展業:

一、直接鉤掛監管態度和監管尺度。

中國證監會按照分類監管原則,對不同類別證券公司規定不同的風險控制指標標準和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並在監管資源分配、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頻率等方面區別對待。

二、直接掛鉤既有業務展業。

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將作爲證券公司申請增加業務種類、新設營業網點、發行上市等事項的審慎性條件。

三、直接鉤掛新業務申請。

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將作爲確定新業務、新產品試點範圍和推廣順序的依據。

四、直接鉤掛投保基金上交額。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結果,確定不同級別的證券公司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具體比例。根據2013年證監會“證監會公告〔2013〕22號”通知,保護基金規模在200億以上時,AAA、AA、A、BBB、BB、B、CCC、CC、C、D等10級證券公司,分別按照其營業收入的0.5%、0.75%、1%、1.5%、1.75%、2%、2.5%、2.75%、3%、3.5%的比例繳納保護基金。

五、直接鉤掛券商債券業務。

當前,無論券商自身發債,還是作爲投行給企業發債,都與證券公司自身的評級息息相關。自身評級低的,自身發債成本自然就高,作爲投行在市場上承攬債券項目優勢就不足。

六、銀行貸款授信。

當下,券商信用業務無疑最爲賺錢,但信用業務對現金流的要求也非常高,不少證券公司紛紛從銀行獲得一定額度的授信貸款,用以週轉流動性。但如果券商分類評級不高,素以風險管理著稱的銀行,自然“三過你家門而不會入”了。

轉自:結構化金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