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環境下,市場波動將持續,估值較高的科網股份遭沽壓,資金避險趨向明顯,偏愛傳統防守性股份,不過目前房託和公用股的價格已高,吸引力減弱,而在出口減弱情況下料可受益基礎建設投資的增速回升的基建股目前仍落後,可作爲攻守兼備之選。反觀中鐵,今年首季營收增8%,淨利增長逾兩成,主要業務也是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而高毛利的市政訂單增長不俗,現價市盈率約7倍,息率2.59釐,具吸引力,加上此前已跌足三個月,值得趁低吸納。

英皇證券 陳錦興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佈5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至49.4,不僅低於預期,亦低於4月的50.1。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同樣錄得低於預期的PMI數據,甚至是十年以來最低。在此環境下,市場波動將持續,估值較高的科網股份遭沽壓,資金避險趨向明顯,偏愛傳統防守性股份,不過目前房託和公用股的價格已高,吸引力減弱,而在出口減弱情況下料可受益基礎建設投資的增速回升的基建股目前仍落後,可作爲攻守兼備之選。

在穩投資方面,重點是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使用,目前今年5776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89%,將帶動幾萬億元社會投資。

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內地政府已加快基建投資的審批和落地速度,目前初見成效。今年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較去年全年提高0.4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率較去年全年提高0.6個百分點。而首4個月基建投資(不含電力)增速4.4%,增速與首季持平,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速12.3%,較第一季提升1.3個百分點。

受惠對基建投資加碼的預期,近期基建板塊逆市回升,其中主營內地公路、鐵路及城軌工程建設的中國鐵建(1186.HK)表現最佳。中國鐵建今年首季表現理想,收入同比上升19.3%至1,571億元,股東淨利同比增13.6%至39億元,新籤合同額達2,974億元,同比上升6.3%,實現年度目標的17.9%。我們預計隨內地加快審批基建項目,中鐵建次季訂單增速有望加快,而公司現價的市盈率僅6.5倍,低於過去五年的平均值,有回升潛力。

另外兩家基建龍頭中國中鐵(930.HK)和中交建(1800.HK),後者估值最便宜,且毛利率高於同業,但由於海外訂單佔比高,且許多涉及“一帶一路”國家,項目風險較高。比如去年馬來西亞的鐵路項目就因成本太高被對方政府叫停,最終將訂單價格降至三分之一。在目前情況下,海外訂單的獲取難度也會提升,故未必是買入的好時機。反觀中鐵,今年首季營收增8%,淨利增長逾兩成,主要業務也是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而高毛利的市政訂單增長不俗,現價市盈率約7倍,息率2.59釐,具吸引力,加上此前已跌足三個月,值得趁低吸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