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時期,旅順因爲是我國渤海的門戶,所以成爲了北洋水師的大本營。李鴻章在此地投資數千萬,建成了具有強大軍事實力的重鎮,那裏船塢、炮臺應有盡有。就因如此,旅順當時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中國最有骨氣的一座城市,拒絕日本人及親日者入內,天皇也不行!

清朝光緒元年,由於洋務派的多次諫言,光緒皇帝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創建北洋水師,當時旅順成爲海軍基地。李鴻章在英國定製了兩艘巡洋艦揚威號、超勇號,又在德國定製了兩艘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隨着投資逐漸加大,北洋水師最終有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0餘人。而北洋水師的規模在當時是東亞第一,世界第九,成爲東亞第一海軍強國。


中國最有骨氣的一座城市,拒絕日本人及親日者入內,天皇也不行!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日本侵略者爲了謀取在東北的利益,對具有重要軍事戰略意義的旅順進行了4天3夜的大屠殺,旅順城裏20000名手無寸鐵的市民被日軍殘忍屠殺,整座城市只有36名收屍的人倖存(一說800多名),史稱“旅順大屠殺”。

在這次屠殺中,能夠倖免於難的中國人,全市中只剩36人(後考察生還者約800餘人)。而這36人,完全是爲驅使他們掩埋其同胞的屍體而留下的。”維利爾斯統計的旅順大屠殺遇難中國人數字爲兩萬。當屠殺的報道終於浮現時,日本社會也爲之震驚。


中國最有骨氣的一座城市,拒絕日本人及親日者入內,天皇也不行!

經過戰後的長時間修整,旅順慢慢的恢復了當年的人氣和繁榮,因爲旅順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歷史,使旅順成爲了一個旅遊勝地,大量的中外遊客湧入了這個飽受磨難的城市,旅順的收入也隨之猛烈增長。但是旅順人民沒有被利益燻了眼,他們時刻記着當年日本人的罪行以及對日本的仇恨。

中國最有骨氣的一座城市,拒絕日本人及親日者入內,天皇也不行!

然而即使到現在,日本對於這起屠殺也堅決不承認,那批倖存的旅順難民後代,於是集體立下一個規定:只要日本一天不承認大屠殺,日本人就禁止進入旅順,就算是日本天皇也不行。和旅順大屠殺一樣,日本對於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惡行堅決否認,他們不敢正視那段歷史,而數萬被殺的中國同胞,至今還未等到日本的道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