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也是調養身體的最佳季節。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春季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那麼,“地基”該如何打呢?我們特從起居、飲食、運動等方面梳理出一些春季養生小知識供大家參考,以安度春天。

起居:夜臥早起調養精神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春季要保持心胸開闊、樂觀愉快。此外,適當“春捂”很必要,堅持“夜臥早起”。

1.睡前半小時摒棄雜念,心情平靜。

2.睡前洗臉洗腳,按摩面部,搓腳心。

3.把握“春捂”時機: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

4.注意“春捂”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是春捂的信號。

5.“春捂”持續時間:7~14天恰到好處。氣溫下降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也得再捂7天左右。

飲食:合理飲食清淡爲宜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季應多喫溫補陽氣食物,少喫酸味食物。

養生粥

6.緩解乾燥粥:以大米、大麥、小米、南瓜、雪梨、銀耳、燕麥、皁角米熬粥喝。南瓜、雪梨富含天然果糖,銀耳、燕麥、皁角米富含植物膠質,有助保持水分。

7.提高免疫粥:原料爲大米、小米、燕麥、芸豆、黃豆、香菇、銀耳、胡蘿蔔。黃豆富含大豆蛋白質,香菇、銀耳含多糖類物質,胡蘿蔔的β胡蘿蔔素會轉化爲維生素A,有助增強免疫力。

8.改善食慾粥:以大米、小米、花生、栗子、腰果、山楂幹、藍莓幹、葡萄乾熬粥。可促進胃酸分泌,增進食慾,有助腸道健康。注意:豆類提前浸泡12小時以上,糙米、穀類浸泡4小時以上,1份粗糧加6~8倍水熬製。消化不良者則少放黃豆、黑豆等;糖尿病患者別放大米、糯米等。

養生茶

9.山楂菊花茶:山楂5克、菊花3克洗淨,決明子5克打碎,煮沸後小火煮10分鐘。可清熱解毒、疏風降壓。脾胃虛寒、腹瀉者忌用。

10.夏枯草茶:將適量夏枯草用85℃的水衝,蓋上蓋子燜泡10分鐘。另外可將夏枯草、桑葉加適量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加菊花煮3分鐘,代茶飲。可用冰糖或蜂蜜調味。可清心火、利小便、祛溼熱、潤肺燥。

11.桂花茶:桂花美白肌膚、排解毒素、止咳化痰、養生潤肺。皮膚乾燥或上火致聲音沙啞,可在綠茶中加點桂花。

12.金蓮花茶:對口腔炎、咽炎、扁桃體炎有明顯療效。取3~5克金蓮花用開水沖泡5分鐘,也可加入金盞花2~3朵一起沖泡。可加冰糖調味。

藥膳方

13.清肺燥咳推薦靈芝百合瘦肉湯:蓮子20克去芯,百合10克、靈芝5克洗淨,入鍋,大火煮開後文火熬2小時。

14.健脾祛溼推薦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鴨肉250克洗淨切塊;薏米30克用鐵鍋炒至微熱,蓮子30克去芯洗淨,用水稍浸;淮山12克、陳皮6克、生薑10克洗淨,用料放進湯煲,加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15.清熱解毒推薦鮮香菇豆腐湯:瘦豬肉30克洗淨切片,飛水;水煮滾,放入新鮮香菇250克、生薑1片、豆腐兩塊,大火煮10分鐘,轉至中小火煮至香菇熟透,再放肉片,熟透後調味。

16.養血除煩推薦杞棗雞蛋湯:將枸杞30克洗淨,紅棗10枚洗淨去核,加水燒開後,加雞蛋2只煮熟。尤適用於肝腎虧損、脾胃虛弱者及慢性肝炎患者。

17.促進消化推薦蓮藕雪梨汁:蓮藕100克去皮切塊絞碎取汁。雪梨300克去心,切塊,絞碎後取汁。二者混合,加少許蜂蜜。

18.養陰生津推薦桑葚冰糖飲:桑葚40克、冰糖20克,代茶飲。適合皮膚粗糙、顏面無華者,腸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乾燥者服用。

運動:適量適度循序漸進

春季身體器官功能處於較低水平,運動不宜太激烈,需循序漸進,適宜登山、慢跑、放風箏等運動。

19.運動前暖身不可少:不宜空腹進行,暖身應占運動總時間的10%~20%。儘量用鼻子呼吸,不宜立即減衣,等微微發熱時再減衣。

20.下午4~6點運動最佳:傍晚運動能避免血液循環不良和心臟病發等問題,運動效果更明顯。稍微出汗足夠,運動後維持5分鐘慢走放鬆。

21.跑前熱身跑後拉伸:慢跑20分鐘左右即可。慢跑前要先做些快步走、小步跑預熱身體,慢跑後從肩到腿做些伸展旋轉運動。

22.健步走擺臂別過高:頭要向前看,手臂應放鬆,切勿抬太高、甩太猛,讓手臂自然前後擺動即可,最好別超過90度,若感覺疼痛立即停止。體質好的中老年人適合快步走,時速在5~6公里,每分鐘約行走120步左右。體質較弱的宜緩步散步。

23.登山時下山別猛衝:下山時膝關節承受的衝擊力更大,所以要慢。體重過大、膝關節不好的人應減少登山次數和時長,並使用登山杖。

24.放風箏不要後仰太長時間:放風箏可達到疏通經絡、調氣和血、強身健體目的。中老年人及有頸椎病的人要注意不要後仰太長時間。可仰視和平視交替。

防病:多曬太陽防寒入體

俗話說,“百草回生,百病易發”。春季風邪會夾帶寒邪乘虛侵入人體,導致感冒、發燒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25.多曬太陽好處多:晴天時,可在6~10點曬腳踝除寒氣,曬腿時,每次至少曬半小時,可配合按摩足三里。10~16點曬頭頂補陽氣,可在午飯後散步15分鐘,脫掉帽子30分鐘,有助頭髮生長。16~17點曬後背,可將雙手搓熱後摩擦腎腧穴,或將雙手搓熱後,摩擦該部位。24小時曬手心助睡眠。攤開或抬起雙手,掌心朝向陽光。不論曬哪個部位,最好是直射(眼睛除外)。

26.陰虛及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可用蜂蜜療法:將蜂蜜隔水蒸熟,飯前空腹服,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開後調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調勻後飲用。

27.肝陽上亢的人易頭痛、眩暈,防治方法是:每天喫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頻飲之。另外,還可用芹菜250克,紅棗10枚,水煎代茶飲。肝火旺者將枸杞、大棗、山楂、茯苓、靈芝、白朮、草決明各10克,甘草5克加水煎煮30分鐘,早晚餐前空腹飲一杯,有滋陰清肝火功效。

28.肝鬱體質的人洗腳後以大拇指指腹按揉太沖穴2~5分鐘,可順通全身氣血。如果已出現胸脅脹滿竄痛、急躁易怒、心煩失眠等症,可取柴胡、香附各15克,白芍20克,水煎服,代茶頻飲,一天內喝完。

29.脾虛者平時多按揉中脘穴和三陰交,也可喫“逍遙丸”養肝護脾。

30.春天如“老寒腿”加重,可蘸醋或酒搓擦疼痛部位,或用當歸、川芎、紅花、生甘草、羌活、花椒等加適量水(比例爲1∶10)煮開後將藥液倒入盆中,每晚睡前用此藥液(40℃左右)泡腿半小時。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