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盗墓行业一直存在,这种行业有些见不得光,尽管会受人鄙视,但仍旧有许多人尝试,音乐盗墓行业的利润很高,如果运气好的话,一个晚上挖到一个好坟,这辈子都不用愁了。陵墓主人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盗,想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招数,具体有哪些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对外宣称薄葬d3c6-fztkpin0731648.jpg

古代有些达官贵人,为了不让盗墓贼光临自己的墓,临终前就对外宣称薄葬,也就是告诉盗墓贼,自己的墓地没有任何钱财,你们不用来盗了。

汉朝一位叫张詹的将军,他就是对外宣称薄葬,作为一个将军,他是有钱的,他在自己的墓碑上说明,墓中只有一幅棺椁,所以盗墓贼果真从没挖他的墓。

墓中置“水银池”:timg-7.jpg

据了解,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据说有空前复杂的形式:“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以机发之矢射杀盗掘者的方式,应当说是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水准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制作技术。

此外,司马迁关于秦始皇陵地宫储有大量水银的记载,除了史籍记载之外,在秦汉时期就有人通过盗墓实践而确实发现。如今,这个事实已经被考古学者和地质学者用新的地球化学探矿方法所证实。地宫中大量储注水银,或许也有以剧毒汞蒸气杀死盗掘者的动机。以当时人对于水银化学特性的认识而言,不会没有注意到汞中毒的现象,而利用水银的这一特性用于防盗设计,也是很自然的。

积沙墓timg-8.jpg

古人也非常重视墓葬本身的防盗掘措施。最典型的,就是用石材来砌筑墓室,使得墓室无比坚固,外人无法“入侵”。为了防盗墓,古人还在墓葬的形制上动脑筋,设“陷阱”,诱使盗墓贼上当。最为典型的是“积沙墓”,这是因为沙子有流动性。在墓道和墓坑上方填埋沙子。一旦有盗墓贼盗挖墓道或墓坑,沙子就会自动将盗挖者掩埋起来,从而保护了墓葬安全。

构筑崖墓

将墓穴挖在山崖上的岩石中,是另一种反盗墓招式。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式陵墓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但这种莽法一般人家造不起,也造不成。

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考古界惯称“崖墓”。这种墓在西汉时已颇为流行,如现今考古发掘发现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鲁王墓、徐州龟山汉墓,都是在山崖中开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崖墓的历史很长,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分布在江西省境内的武夷山崖墓,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及联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经考古发现,多为战国古墓。

图片源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