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哭也於事無補,那些遭遇火災的博物館裏究竟損失了多少珍寶?

點擊藍字,關注亞太日報——APD觀察

亞太日報綜合 張詩雨

位於里約的巴西國家博物館9月2日晚失火,消防人員經過6個多小時全力搶救後將火勢撲滅。 

博物館中珍貴的藏品有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渥拉斯頓環形山隕石

擁有1200年曆史的最古老人類化石“Luzia”

公元前750年的埃及木乃伊“公主Kherima”

事前恐龍化石和虎骨

 巴西總統米歇爾⋅特梅爾在推特上發表聲明稱

“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我們失去了200年的知識和研究成果。這一天對所有巴西人來說都是悲傷的一天”。

但事實上,巴西因火災造成文化藝術資產毀損的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巴西現代美術館(MAM)

1978年7月,里約熱內盧的現代美術館(MAM)發生火災,畢加索、米羅、達利等大師作品在40分鐘內焚燬,上千件館藏只剩下50件。由於這起火災的影響,直到1990年代,巴西才重新獲得國際機構對其舉辦大型展覽的信心。

巴西葡萄牙語博物館

座落在聖保羅市路斯火車站的葡萄牙語文博物館(Museum of the Portuguese Language)是聖保羅市著名景點之一,也是巴西去年訪客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之一。這家博物館開業僅10年,但其所在建築已有一百多年曆史。 

12月21日,在巴西聖保羅,消防員在火災現場滅火

2015年12月因電線短路起火引發火災,常駐博物館巡邏的一名消防員在試圖控制火勢時不幸喪生。當時消防部門出動了60輛消防車和120名消防員救火。由於撲救及時,大火併未殃及旁邊的地鐵站,避免了更大傷亡,但博物館本身已被嚴重損毀。

目前博物館整體結構仍在重建,預定明年修復完成。

奇怪的是,越是珍貴的文化藝術資產,彷彿越是難逃大火的“考驗”,不僅巴西如此,世界上其他因大火損失文化藝術資產的國家也不在少數。

埃及國家博物館

今年4月29日,還未對外開放的大埃及博物館新館建設現場發生火災,當地政府調派10臺消防車參與了現場救援。

埃及國博新館位於開羅地標吉薩金字塔旁,據大埃及博物館館長塔裏克·陶菲克介紹,埃及國家博物館現收藏有10萬餘件文物,其中5萬餘件將被用於對外展覽。因現有的埃及國家博物館展廳空間狹小,許多文物只能存放在地下室和倉庫中在新館即將展出的5萬件展品中,有3萬件是從未展出過的珍貴文物。

印尼海事博物館

今年1月16日,位於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印度尼西亞海事博物館發生火災,現場濃煙滾滾遮天蔽日。

突如其來的大火造成荷蘭殖民時期的建築被毀,起火的建築物原本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貨倉,用來儲存香料、咖啡豆、茶葉等。1976年,也就是印尼脫離荷蘭統治而宣佈獨立的31年後,印尼當局將該建築物改爲海事博物館。

印度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2016年4月26日,位於首都新德里的印度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發生嚴重火災,博物館整棟建築被徹底焚燬。各種珍奇動植物展品化爲烏有,一副距今1.6億年的恐龍化石也慘遭“火葬”,損失難以估量。

印度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一棟六層建築,新德里消防部門官員辛格稱,大火是從博物館的頂層燒起的,消防員用了4個多小時纔將火撲滅。

潘瓦爾說:“如果消防系統正常運轉的話,火勢本可及時得到控制。”

無數件象徵着歷史文化的瑰寶在一場又一場無情的大火中灰飛煙滅,在惋惜和遺憾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到人們對於博物館及其藏品保護意識的缺乏。年久失修、資金短缺、消防漏洞,長久以來博物館面臨的問題在巴西國家博物館遭遇到“毀滅性”打擊後,終於再次成爲了輿論焦點。

巴西國家博物館館長亞歷山大·克爾納在事後接受採訪時表示

“哭也於事無補,所有人,特別是聯邦政府,必須全力以赴重建博物館。我們已經失去了部分藏品,不要讓巴西人就此失去歷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