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临安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25岁的李女士,经诊断,李女士被告知胃下垂了3厘米。伴随而来的是腹胀、恶心和腹部持续性隐痛等症状,胃下垂常常让她在饭后捂着肚子直叫疼。对此,医生梅丽红建议她以饮食调节和运动疗法为主。

梅丽红表示,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每日4-6餐最为合适。进餐的类别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食物上选择细软、清淡、易消化的为宜。

那么,在饮食上做好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和营养均衡后,胃下垂患者需要配合哪些运动增强胃健康呢?

梅丽红表示,如果病情轻微患者,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保健体操、太极拳、散步等。“适当锻炼配合腹部按摩效果更佳。”梅丽红建议患者每天定时给自己腹部按摩,一般在体育锻炼之后进行,患者可在床上屈膝仰卧,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以逆时针方向在腹部做环形按摩,每天10分钟,坚持锻炼。如果是病情严重者,可以做腹部按摩和一些简单运动动作,比如饭后闭目,让胃慢慢回缩,双掌摩腹10-20遍或是屈膝曲髋在空中作蹬自行车动作1-2分钟,这些都会有改善胃下垂症状的作用。

很多体形消瘦的胃下垂患者觉得越锻炼越消瘦,不利于身体健康。“其实他们体内的肌肉、脂肪少,新陈代谢较快,更需要长时间的营养调整和健身训练才能改变消瘦体质和治疗胃下垂病症。”梅丽红解释,经常锻炼身体可使肌肉,尤其是腹部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对于胃下垂的恢复是非常有益的,柔软体操、单杠、双杠、游泳等运动都有利于腹壁肌肉力量的增加和胃肠肌肉的紧张度加强,最适宜胃下垂患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适当选择。

“运动疗法虽好,但不可急于求成,需从小运动量做起。每次饭后应留意适当休息,不宜多运动,以免增加胃的负担。”梅丽红提醒,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应逐渐增加运动量,由少到多,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此外,大多胃下垂患者食量较小,所以在运动锻炼的同时应加强饮食营养,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对恢复健康更有帮助。

本报实习记者:赵诗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