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卯娥(左一)向遊客銷售瑤家織錦。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黃志東 蔣團斌)“你的手工藝品,獨具民族特色,很好。”9月4日,廣東省清遠市的唐先生收到了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秦巖村計生專幹宋卯娥的瑤族織錦八寶被後,讚不絕口。

“我的織品全手工製作,主要有繡花鞋、八寶被、揹帶、頭巾等物品,銷售北京、廣東等地,年收入1萬多元。”56歲的宋卯娥激動地說。

“我13歲就跟母親甘花紅學瑤族織錦了,那時,白天干活,晚上織布,日子辛苦,但過得很充實。”宋卯娥說。嫁到秦巖村後,尤其近幾年秦巖村作爲鄉村旅遊點進行開發後,宋卯娥更忙了。“2017年12月,以1500元的價格,賣了一牀長2.3米、寬2.1米,重約7斤的八寶被給北京的客人,這是我賣得好的一牀。”對瑤家手工藝品的未來發展宋卯娥信心百倍。

“目前,全村40至70歲的瑤家織娘有80多人,其中貧困戶30人,我準備成立‘瑤秦手工藝品合作社’帶領更多的人脫貧致富。”宋卯娥說。

2016年,江華縣結合精準扶貧的工作思路,在大路鋪鎮寶昌洞,白芒營鎮小貝、白頭山村,濤圩鎮杉木根村,大石橋鄉井頭灣等村建立瑤族織錦生產基地,按照“四跟四走”產業發展思路,形成了農戶+基地+公司的生產模式。目前,有瑤族服飾、被單、鞋子、香包等20多種產品,遠銷廣州、北京、內蒙古、甘肅等20多個省市,年銷售額達500多萬元。已經吸收全縣13個村(居)466戶1463個貧困人口通過瑤族織錦脫貧增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