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关头伊朗首先对华求援 中国表态:绝不抛弃伙伴不管

中国支持伊朗对欧洲人的立场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它的间接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专家奥列格·马特维切夫在接受俄媒采访时就中国外长王毅与伊朗外长扎里夫5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会谈的意义做出此番评述。

伊朗人知道,中国不会丢下陷入困境的自己不管。这对西方来说具有政治意义,因为西方人明白:中国的立场会给伊朗以力量,缩小伊朗社会抵触情绪爆发的空间。

媒体指出,中国是伊朗的战略伙伴,也是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中国购买伊朗大约三分之一向国际市场供应的石油。过去中国曾利用过避开美国与西方对伊制裁的手段。伊朗使用人民币,它用存在中国银行账户上的人民币购买中国商品。中国以前在对伊制裁时就一直在购买伊朗石油,如果制裁措施再次实施,或许将来仍会这样做。

俄政治学家马特维切夫认为,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采取新的制裁措施,也是对中国的打击。这一地缘政治背景一直存在于美国对伊政策中。"还在20年前对伊制裁时,美国就以为这同时也是对中国的打击。总之,打击伊朗,也是打击中国,因为它们是友好经济伙伴。两国贸易额达数百亿美元--在美国千方百计包括在经济上在内孤立伊朗的条件下,这对伊朗来说原则上至关重要。显然,在可能孤立和制裁伊朗前夜,现在欧洲人也刚好在考虑怎么办。伊朗需要中国的支持,所以才有了扎里夫的访华。"

奥雷格·马特维切夫认为,如果安理会讨论伊朗问题,中国会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像俄罗斯一样,免得成为少数。中国对伊问题立场本身,即使做不了指挥棒,至少也是西方同美国谈判的依据。西方会说,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孤立伊朗,如果整个中国都在挽救伊朗经济,中国又是伊朗石油和其他产品的买家。可见,这个理由足够充分。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定后,中国和俄罗斯均表示愿意继续执行这一协定。伊朗外长获得北京和莫斯科的“保票”之后, 将于周二在布鲁塞尔展开游说,期望得到欧盟的支持。

伊朗方面要求欧盟在最晚90天内给予明确回复,是否能够改变美国态度或者在美国制裁压力下选择维系这一协议。如若不能,伊朗将采取针锋相对的举措。

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耶尔(Peter Altmaier)表示,"在这个60或90天的期限内,我们将尽全力动员美国政府改变现有立场。如果我们漠视单方面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局势激化,那么各方最终都将是失败者。"德国外长马斯也表示,继续执行核协定也符合伊朗的利益,因为该国需要发展经济。

伊朗总统鲁哈尼此前也表示,他主张伊朗继续留在核协定框架内,但前提条件是,德法英三国必须承诺,继续履行核协定所规定的义务,尤其是涉及经济方面的条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