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春节晚会深圳分会场上比亚迪公司研发的云轨和云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未来科技已来的科幻视觉冲击。这已经不是云轨和云巴的第一次亮相,早在2016年比亚迪公司就已经研发出云巴和云轨并且在深圳落户,2018年更是远走异国他乡在巴西试点。这一次比亚迪公司走在了技术的前沿,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它的创始人造梦者王传福。

借250万创业,20多年后负债1300多亿,他曾是中国首富

王传福1966年出生在安徽有一个普通家庭,兄弟姐妹众多,父亲是一名木匠,在外面做工养家,后来入党也入选过村支书,思想开明,而且为人正直,这对王家子女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母亲看顾家庭虽然经济拮据,一家也算是和和美美。无奈天有不测风云,在王传福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因为身体劳累突发病症去世了,这无疑给了这个家一个晴天霹雳。当时王传福的几个姐姐相继嫁人,妹妹也放到亲戚家寄养,母亲和哥哥照顾着家里的一切。过了两年,母亲也因疾病去世了,这样悲惨的命运塑造了王传福坚韧独立的性格,哥哥为了供他上学开始了打工经历,兄弟两个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妻,兄嫂对王传福恩重如山。王传福忍住悲痛和孤独将所有心思放在学习上。后来成功考取了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中南工业大学。就读的是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这个专业和王传福以后的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借250万创业,20多年后负债1300多亿,他曾是中国首富

王传福1990年硕士毕业后选择留在毕业院校工作,工作中一直从事电池方面研究,后来发现了手机大哥大的电池市场潜力非常大,果断辞职下海。向当时做房地产生意的表哥借款250万一起创办了比亚迪公司。当时的比亚迪主营镍铬电池业务,因为在技术上的专研,王传福的电池逐渐在打破以前只有日本公司生产电池的局面。后来在金融风暴冲击下,日本厂商几乎处在亏损的边缘,而比亚迪一开始就致力于自己研发,在材料和其他人工成本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市场的天平更倾向于质优价廉的比亚迪产品。只用了三年的时间,王传福生产的镍铬电池就 占据了全球电池市场五分之二是市场份额。后来不满足于此的王传福加大研发投资,开始壮大研发队伍,开始向锂离子电池进军,目前市场大部分手机都是用的锂离子电池。在当时,这个技术日本企业属于垄断地位。同行觉得王传福进军锂离子电池市场无异于自我毁灭,面对压力,王传福选择向前进。勇敢的跃进终于迎来了丰厚的回报,手机市场的不断壮大让王传福的锂离子电池占据了全球15%的市场成为当时全球仅次于三洋的第二大供应商。2009年王传福在胡润富豪榜榜列第一,成了中国的首富。

借250万创业,20多年后负债1300多亿,他曾是中国首富

电池业做的风生水起,如果就此停步就不会有春晚科幻的一幕。2003年王传福进军汽车行业,这是一个王传福陌生的行业,但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后来加入比亚迪的汽车界大佬问他,你懂汽车吗?王传福谦虚的回答,“我不懂,所以买了几百本和汽车相关的书籍,因为真心喜欢”正是这样的钻研精神打动了大佬。并且一起合作制造出比亚迪经典车型。股神巴菲特也选择了投资王传福。这无疑给比亚迪带来了市场上的希望。2009年到2010年三年的时间,比亚迪汽车又一次在销量上有了质的飞跃成了中国国产汽车第一品牌。由于技术不成熟,市场却非常大,比亚迪走的有点急,也难免遇到一些弯路困难。直到2014年才步入正轨。王传福慢慢又想到了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位就是电机,芯片和电池。在这个领域王传福是专家。在市场做的非常大的时候,王传福并没有放弃投资研发部门。有过出国考察经验的他饱尝了没有技术被人任人宰割的滋味。所以,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是王传福一直以来没有放弃的事情。

现在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巨大,也因此负债大于营收。有的人只看了现在的负债却看不到未来的市场变化和收益,而王传福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他相信未来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大有前途。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超级汽车生态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