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心中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国家要一而再、再而三强调防范非法集资活动?从2014年前后纷纷跑路的非法“民间融资公司”到2018年暴雷不断的“P2P互联网金融”,难道还不够足够引起人民警觉吗?其实民众的内心里早已经有所防范,但问题在于——非法集资活动的包装不断翻新、花样层出不穷,实在另普通投资者防不胜防。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几种不太常见的、很难看清楚真相的非法集资行为:

    加油卡充值

特大优惠:通过本平台可充值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各类加油卡,充值5000元赠送1000元,充值10000元赠送2000元,充值5万元,赠送2万元,充值越多享受越多,名额有限,速来抢购!

怎么样?爱车一族人士看到以上的广告信息是不是为之一振,要知道通过中石化、中石油等官方渠道进行充值,最大的优惠也不过9.5折。现在一下冒出个优惠力度这么大的平台,不心动才怪呢,但是别慌,我们来仔细看一下它的充值规则:

1.充值5000元,赠送1000元即刻到账,剩下5000元本金分成10次拨付,每次拨付500元,每月拨付一次。

2.充值50000元,赠送的2万元即刻到账1万元,剩余1万元分10次拨付,每月拨付一次,10个月拨付完毕。本金5000万,第一个月不返还,第二个月返还5000元,十个月后返还完毕。

怎么样,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心理起了一丝端倪。没错,这就是那套“高息”投资的把戏,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我给大家翻译过来——“充值5000元赠送1000元”到底是怎么回事:本金投资5000元,投资期限10个月,利息1000元,算上每个月有本金返还,那么年化利率远远超过24%。

而充值50000元赠送2万元则更为恐怖,算下来年化收益接近50%。

试问,做什么生意能够高枕无忧取得这么高的年回报率?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2018年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警示投资者: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发布民间借贷案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我们再来细看,这种“加油卡充值赠送”的把戏,属不属于理财产品?在不在民间借贷的范畴?首先就要打一个问号,依笔者之见更像是庞氏骗局、集资跑路的传统“手艺”,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指望背后的“大老板”能拿这笔资金去投资或者做生意,大家互利共赢。“大老板”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撒网后如何快速收网跑路。

这些非法集资活动,你根本就看不出来

2.养老院的骗局

借着国家大力鼓励发展民间养老机构的东风,某市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建设了一座大型生态养老山庄,出资人是某地产商。由于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一时间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前来咨询。养老院的收费如下:单间房租2000元加800元护理费,如果投资该院的养老基金,投资5万元,可以在这个价格基础上打8折,并且房租可以用该基金抵扣,此外基金还享受6%的年收益。投资10万元,打7折,投资20万元,打6折,并且投资基金都可以抵扣房租和养老费。

这是某地方一个真实的案例,最后的结果是该养老院的负责人由于资金链断裂携1800多万“养老基金”跑路。这是一起“非蓄意”的非法集资纠纷,本来该地产商也没有想过携款潜逃。但是2018年底层资产违约层出不穷无奈受了牵连,不得不出此下策。其实,只要是集资手段不正规合法,投资者们就已经把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中了。受害的老人们以为地产商有土地和房子做抵押,应该安全才对,殊不知道该地产商还欠银行一大笔钱,房子早就抵押给银行了,甚至连施工单位的建设费都没有结清。这层层的债务梳理下来,哪里还有钱还给上当受骗的老人们。

这些非法集资活动,你根本就看不出来

3.新车首付1元开回家

经常可以在电梯间、大街上分发传单中看见“零元首付”“一元首付”买车的宣传,背后的所涉及到金融贷款公司龙蛇混杂。所谓的零首付,条件是要交纳一笔不菲的手续费和一定的保证金,而车辆也是挂在公司名下,安装了GPS追踪器。只要你哪怕延迟一天还款,就会面临天价的违约金。最好的情况是你用远远高于原车价的钱还清了车贷,车辆过户回来,这是正规且合法的汽车金融。最坏的情况就是遭遇了非法集资的骗局,自己所购的车辆早已被抵押,自己交纳的大额保证金被所谓“金融公司”卷走。

这些非法集资活动,你根本就看不出来

笔者楼下被警方立案的某汽车金融平台

4.咖啡厅,美容院的入股骗局

在健身房充值后老板款卷款走人的新闻已经不算新鲜事的年代,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玩法”——集资入股。很多美容院和咖啡厅在开立的初期提出招募小股东计划,小到几千元,大到几万元,只要出资就可以参与该美容院经营,宣称可以获得年终分红等福利,另外商家还提出只要成为他们的“小股东”就可以在该店打折或者免费消费。许多投资者一听消费不要钱还能白吃白喝白用,年底还可以获得分红,都纷纷掏出积蓄想要来体验一次当“翘脚老板”的感觉,结果“老板”的位置还没坐热,真正的老板却跑了。拿出自己当初签订的合同来看,连印章都是萝卜章,没有任何法律效力,所谓的“合同文件”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已。

这些非法集资活动,你根本就看不出来

5.互联网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近年的热词,大到共享汽车,小到共享充电宝,这种新经济模式逐渐被大家所熟知。于是,有不法分子打折共享经济的名号做起了非法集资的操作,先是弄一个募集说明书,让不明所以的投资者以一两千元的价格认领一辆共享单车,然后声称可以从后续用户付款中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提成,收回成本后可以永享收益。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很“互联网思维”?事实上收了钱之后他们连一辆单车都不会购买,赚的就是这一锤子的骗子买卖。

这些非法集资活动,你根本就看不出来

6.零元购

零元购这种在前些年很新潮的商业行为,终于在去年覆灭,事后种种证据表明不过是另一件非法集资的马甲而已。所谓零元购,就是先按照商品的原价购买该商品:比如一台399元的路由器,在三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内,商家按照每月一定比例返还给你,最后返还完所有本金,相当于零元拿到了路由器。商家宣称是用客户购买商品的本金主要用于资金周转和再投资,赚取利润后把商品作为一部分的利润赠给消费者。事实上,一台标价399元的路由器,成本不过几十元而已。另外就算几十块的东西哪有不赚钱白送的道理,真相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假如你有幸收回了本金,那么你手上这台路由器成本就转嫁给帮你接盘的消费者。由于这种零元购所涉及的金额不大,迷惑性较高,所以上当的人数众多,最终涉案金额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这些非法集资活动,你根本就看不出来

非法集资活动的马甲远远不止上述六种形式,并且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他们也被“赋予”了不同内容和形式,往往都是套用一个流行概念来掩饰背后的非法行径,消费者要鉴别难度不小。但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掌握一个基本常识就能拥有看破一切非法集资的“金睛火眼”,那就是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多高额回报的投资。越是鲜艳的颜色越是危险,越是天花乱坠的投资方式就越需要警惕,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回报都不过百分之几,而非法集资给你的口头承诺肯定不会低于10%。

这是我们每一位金融市场活动参与者都需要在心里划一道红线,这也是抵制非法集资的安全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