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由於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象。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另一方面,由於陸地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大陸氣溫升高,與海洋溫差變小,近而造成了空氣流動減慢,霧霾無法短時間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霧霾天氣增多,影響人類健康。汽車限行,暫停生產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氣候變暖和霧霾污染。

全球變暖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及危害

  講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是很吸引眼球的新聞。其實大海並不是一個平面,海洋不同地方的海平面高度並不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大洋之間的海洋高度能相差不少。人類關心的,觀測到的,實際上是沿岸的海平面。影響沿岸海平面變化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潮汐、天氣,比如氣候變化,還有陸地本身的上升、下降等等,當然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時間尺度。人類對沿岸海平面變化的觀測很早,當然早期資料的代表性普遍不足。地中海的資料比較好一些,觀測到從公元1世紀到1900年的漫長時間裏面,地中海的海平面變化幅度沒有超過正負25釐米,或者說基本上是穩定的;這期間地中海的海平面升降的變化速率,基本上都在每年0到2毫米之間。進入近代以後,19世紀後半期,世界各大洋麪都有了觀潮儀,這樣就有了對所有大洋洋麪高度的監測數據。這些歷史數據裏面能發現明顯的海平面加速上升的趨勢,但是數據還不足以作定量分析。全面系統的觀潮儀的數據記錄是

全球變暖導致冰雪融化

  全球變暖導致冰雪融化 從1961年開始的,觀察到1961年到2003年間,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是每年1.8+-0.5毫米,這期間海平面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升高,而是有的年頭升高,有的年頭降低。更加全面的海平面數據是從1993年衛星進行測量開始的,理論上衛星觀測可以得到最直接的海平面觀測數據。衛星觀測到1993年到2003年間,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每年3.1+-0.7毫米,速度明顯比此前加快。但是這個加快僅僅是短期變化,還是有長期趨勢,還不好下結論。從觀潮儀的記錄來看,1993年到2003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50年代以後就曾經發生過,並不具有唯一性。

  和很多氣候問題一樣,儘管全球海平面呈現了整體的升高趨勢,但是各個大洋的海平面變化各有不同。觀察到從1992年以來,最大的海平面上升發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東部,整個大西洋的海平面除了北大西洋部分地區外基本上在上升,但是在太平洋東部部分地區和印度洋西部,海平面實際上在下降。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幾個嚷嚷得很厲害的小島國的位置,看看對他們來講,問題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真得很迫切。不同的島國,情況還是很不同的。原因分析人爲因素1.人口劇增因素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着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着地球表面氣候變化。2.大氣環境污染因素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21世紀,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4.土地遭破壞因素造成土壤侵蝕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適當的農業生產。衆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當前2014年,人類活動由於爲獲取木材而過度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用於農業生產以及過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對植被進行着嚴重的破壞。土地沙化,4.7萬噸土壤被侵蝕。土壤侵蝕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從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產力及其保持生產力的能力;並可能造成大範圍洪澇災害和沙塵暴,給社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並惡化生態環境。

全球變暖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及危害

  5.森林資源銳減因素在世界範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爲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6.酸雨危害因素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紀,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7.物種加速滅絕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正在急劇地增加,同時水污染規模也正在不斷地擴大,這就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由此可見,水污染的處理將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9.有毒廢料污染因素不斷增長的有毒化學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對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也將帶來危害。自然因素1.火山活動2.地球週期性公轉軌跡變動地球週期性公轉軌跡由橢圓形變爲圓形軌跡,距離太陽更近。根據某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溫度曾經出現過高溫和低溫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危害基本介紹

  氣溫升高所帶來的熱能,會提供給空氣和海洋巨大的動能,從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颱風、颶風、海嘯等災難。每年所遭受和麪臨的災難越來越多,損失的生命和金錢數目越來越大,越來越讓人難以接受。颱風海嘯等災難不單直接破壞建築物和威脅人類生命安全,也會帶來次生災難,尤其是颱風、颶風等災難所帶來的大量降雨,會導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嚴重威脅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氣溫升高不單會從海洋直接吸取水分,還會從陸地吸取水分,使得內陸地區大面積乾旱,從而糧食減產,飼料也同樣減產。糧食和肉類食品將面臨匱乏,直接威脅國家穩定。爲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爭鬥,將不再是落後村落中才會發生的事。 氣溫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來源。我們的地下淡水儲備很大部分來自冰山融水。在氣溫平衡正常時,冰山的冰雪循環系統,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給平原地區積累淡水,並起到過濾作用。

  冬天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回到山上,通過大量降雪重新積累冰雪,也是過濾過程。整個循環過程使得我們的淡水有了穩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變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積累速度遠沒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積累,這就斷絕了當地的飲用淡水。這將會帶來因缺水而產生的衝突和戰爭。 氣溫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鏈逐漸斷裂。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會導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這會殺死大量微生物。

  海洋溫度上升也會破壞大量以珊瑚爲中心的生物鏈。最底層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鏈從最底層開始,向上迅速斷裂,並蔓延至海洋以外。由於沒有了食物,將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爲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將會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時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加速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 溫度上升,無脊椎類動物,尤其是昆蟲類生物提早從冬眠中甦醒,而靠這些昆蟲爲生的長途遷徙動物卻無法及時趕上,錯過捕食的時機,從而大量死亡。

  昆蟲們提前甦醒,因爲沒有了天敵,將會肆無忌憚地喫掉大片森林和莊稼。沒有了森林,等於無形當中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加速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沒有了莊稼,就等於人類沒有了食物。 而蜜蜂數目的大量減少,也是自然界食物鏈徹底崩潰的前兆。沒有了蜜蜂幫助傳播花粉,植物將無法繁殖。也就是說,莊稼無法繁殖,無法結果,人類將沒有食物。全球人類將面臨食物短缺,爲爭奪食物而引發的戰爭將越來越多,越來越近。而供人類爭奪的食物,也將越來越少。

  全球變暖導致陸地水分大量流失,隨時會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災也將會非常頻繁。大火無情,我們的家將24小時處於危險當中。24小時,就是說即使在夜間也會有發生火災的可能。參見加拿大山火。 全球變暖所能確定並公開的最大威脅,是冰河時代的突然降臨。就像《後天》這部電影所描述的。

  氣溫升高會給人類生理機能造成影響,生病幾率將越來越大,各種生理疾病將快速蔓延,甚至滋生出新疾病。眼科疾病、心臟類疾病、呼吸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類疾病、病毒類疾病、細菌類疾病……社會在醫療上所支付的金錢將越來越多,死於非命的人將越來越多。癌症,將越來越普及;猝死,將會越來越普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