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夢想”的騰訊再一次迎來了亮眼的財報。

  5月16日下午,騰訊發佈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根據財報數據顯示,騰訊在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735.28億元(約合116.93億美元),同比增長48%;股東應占利潤爲232.90億元(約合38.12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74億元,同比增長61%。

  騰訊淨利潤受到了近76億元人民幣的一次性收益的提振,源於其在流媒體視頻、新聞內容等領域的投資價值增長。此外,其營收和淨利潤的大幅增長,還受到《絕地求生:大逃殺》等熱門手遊的推動,再加上微信月活躍用戶首次突破10億人。

  但騰訊也並不是沒有隱憂。《絕地求生》系列和《王者榮耀》系列的遊戲仍在增長,但是遊戲業務帶來的收入總體上放緩。騰訊還面臨日益增長的成本支出帶來的壓力。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騰訊的軟肋是什麼?”如今騰訊也一直在反思,騰訊如今面臨的危險是什麼?甚至會在面試的過程中問到求職者這個問題。其財報,往往能提供這個問題的直接答案。

  社交和遊戲業務雙雙放緩 微視挑戰大

  騰訊以社交起家,因遊戲業務持續壯大。但是,如今這兩項業務也成爲騰訊的煩心事。

  在2017年第四季度,增值服務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37%至人民幣399.47億元。網絡遊戲收入增長32%至人民幣243.67億元。

  但是,遊戲業務在騰訊營收中的比重出現持續下滑的趨勢。2016年第四季度,騰訊網絡遊戲業務營收爲184.69億元,佔季度營收比重爲42.11%,2017年前三季度這一比例分別爲46.03%、42.15%、41.17%。而在2017年第四季度,這一比例僅爲36.67%。

  2017年全年,騰訊網絡遊戲業務的季度營收分別爲228.11億元、238.61億元、268.44億元和243.67億元。這是騰訊遊戲業務自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比季度的下滑。

  在2018年的第一季度,網絡遊戲收入增長26%至人民幣287.78億元。雖然出現了同比和環比的雙增長,但是其在該季度總營收中佔比39.05%。連續兩個季度佔比低於40%,不得不說騰訊的遊戲業務已經跟不上騰訊總體的增速。

  通常來說,在中國市場,由於元旦假期和春節假期的影響,遊戲市場非常活躍。相比較2017年第四季度,雖然同樣擁有國慶黃金週,但是春節假期擁有更多的線下社交場景,保證了遊戲活躍度的提升。

  另外一個方面,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達10.4億,同比增長10.9%。這也是騰訊的微信產品首次出現季度性的月活賬戶超10億。此前在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中,騰訊曾提及春節後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超過10億。相對來說,微信的用戶增長已經非常緩慢,在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賬戶已經超過9.8億。意味着在過去的兩個季度中,這個數字僅僅出現了大約6000萬的增長。

  微信用戶增長減緩,QQ用戶則出現持續下滑。財報顯示,一季度QQ月活躍賬戶數爲8.05億,比去年同期下降6.4%。QQ空間月活躍賬戶數達到5.62億,比去年同期下降11.0%。這也是令騰訊和馬化騰焦慮的一個原因,騰訊正在失去年輕用戶。

  這一情況也發生在短視頻業務上。作爲騰訊曾經戰略性放棄的項目,小視頻分享應用微視再一次上線。騰訊爲此投入了超過30億元進行內容補貼,刺激內容創作者向微視聚集。並且騰訊在內部提升了微視的級別,並要求微視團隊立下軍令狀。

  這一動作顯然是受到了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產品的刺激。抖音等產品的快速崛起,流量的虹吸效應明顯,用戶更多將碎片化時間花在短視頻上。對於騰訊來說,社交、遊戲和內容等業務均受到影響。

  但在資源和資金的雙重扶持下,微視能取得何種效果還有待時間檢驗。除了抖音和快手以外,微博憑藉自身的明星資源和社交流量,宣佈推出了“明星製片人微計劃”,試圖以明星爲賣點切入短視頻領域。短視頻的新一輪戰爭會很快打響。

  微視則是騰訊的成本支出不斷提升的縮影。騰訊在第一季度持有的自由現金流爲人民幣130.0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6%。此外,騰訊在本季度股份酬金開支爲人民幣16.3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2%。而資本開支爲人民幣63.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00%。

  面對龐大支出將損害利潤率的擔憂,騰訊並未縮手縮腳,在網遊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依託其財力維持增長,投資雲計算、娛樂以及實體零售行業來抗衡阿里巴巴集團。

  馬化騰也曾想知道,騰訊的核心能力是什麼?隨後在一次總辦會上,他讓16個高管當場作答。在所有的反饋中,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

  其一是流量。騰訊坐擁10億月活的微信,如果能好好利用這些流量,足以讓那讓騰訊成爲中國最賺錢的公司之一。

  另一核心能力被認爲是資本。利用資本釋放流量資源並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樣沒有哪家公司比騰訊更激進更成功。騰訊總裁劉熾平在2018年初的騰訊投資年會上透露,這些企業所新增的價值已超過騰訊本身的市值。

騰訊和阿里巴巴在2017年的億級投資對比(來源於第一財經)

  根據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單是2017年,騰訊就投資了80多傢俬營公司和上市公司,參與的交易遠超主要對手阿里巴巴集團。阿里在去年參與了大約40筆投資交易。

  在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騰訊披露,於2018年3月31日,騰訊於上市投資公司(不包括附屬公司)權益的公允價值合共爲人民幣2126億元,相較於上一季度的2108億元小幅度上漲。

  2017年,在騰訊將近111億美元淨利潤中,有近四分之一事來自其入股公司的投資收益,例如中國互聯網保險公司衆安保險、搜索提供商搜狗。一年前,騰訊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價值佔據其利潤的7%。投資財技的不斷增長,也推動騰訊滾滾向前。

  在潘亂所著的《騰訊沒有夢想》一文中,直指騰訊近些年缺乏產品創新,只是依賴於投資財技實現增長。後一句的確是實話,但前一句話或許並非如此。

  小程序和小遊戲提振社交業務 

  雲和支付成新增長點

  小程序和小遊戲的增長成爲騰訊爲數不多的亮點內容,也是騰訊的社交業務在未來的希望。

  在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中,騰訊披露了小程序的數據,於2018年1月,已推出58萬個小程序,日活躍賬戶超過1.7億個。

  在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騰訊進一步披露了去年12月份才推出的小遊戲(小程序子類目)的數據,三月底騰訊向第三方遊戲開發商開放小遊戲平臺。目前逾500個小遊戲已上線。“小遊戲的推出大獲成功,令小程序生態系統整體受益。”

  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談及小程序時,也認可了微信小程序等被廣泛應用的服務的功能,進一步加強了騰訊社交、遊戲和媒體平臺上的用戶活躍度。

  在阿拉丁平臺推出的2018年4月份小程序榜單上,排在前三位的全部是遊戲,分別是跳一跳、歡樂鬥地主和海盜來了。而在Top 10中,有七款是遊戲,剩餘三款是電商小程序。這說明小遊戲依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此外,微信團隊還積極推動小程序的商業化進程。

  自2018年3月開始,微信逐步放開在小程序中投放廣告,幫助開發者在小程序中實現廣告變現。隨即,騰訊還推出了《微信小程序廣告位投放指引》。在2018年4月份舉行的“互聯網+”大會上,騰訊微信團隊產品負責人表示,小程序將會逐步完善廣告機制,幫助開發者更好變現。

  除了小程序和小遊戲以外,騰訊在其他業務(雲計算、支付等業務)上也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績。受益於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業務規模擴大,其他業務2018年第一季的收入同比增長111%至人民幣159.62億元。

  2017年第四季度,騰訊其他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121%至人民幣140.84億元。2016年第四季度,該業務板塊的收入爲65.85億元,同比增幅爲289%。2017年前三季度,該項業務營收分別爲75.56億元、96.54億元和120.4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爲224%、177%和143%。

  雖然同比增幅在逐漸放緩,但是依然實現同比翻番,對於騰訊的雲業務和支付業務來說依然相當難得。這一塊業務的收入已經成爲騰訊千億營收的新增長點,但是不管雲或者是支付,都面臨來自阿里巴巴(阿里雲、螞蟻金服)不小的挑戰。

  遊戲和社交業務的見頂趨緩,騰訊不得不尋找新的增長點。一方面,騰訊大力發展雲業務和支付業務,完善基礎設施,開拓智慧零售領域;另外一方面,騰訊通過連接合作夥伴,擴大微信生態,小程序(包括小遊戲)是最新的嘗試。

  所以說,騰訊並不是沒有夢想,“向前”和“向錢”是兩大目標。而在向前的道路上,騰訊並不是沒有危機。但對於騰訊來說,“危險”和“機遇”共存,或許纔是最好的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