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分別於2011、2013、2015、2016、2017這五年定增4.2億元、17億元、21億元、3.5億元、2.8億元,加上這次,募資總額達84.5億元。

“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訊飛又定增了。

根據5月14日晚間披露的定增預案,科大訊飛擬非公開發行不超1.08億股,募資不超36億元。

據公告披露,資金將用於以下5個項目:新一代感知及認知核心技術研發項目,智能語音人工智能開放平臺項目,智能服務機器人平臺及應用產品項目,銷售與服務體系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上述5個項目的募集資金擬投入總額分別爲5.5億元、11.8億元、7.8億元、4.4億元、6.5億元。

原創|科大訊飛定增背後:人工智能燒錢or資本遊戲套現

這顯然不是科大訊飛第一次募資,據統計,科大訊飛分別於2011、2013、2015、2016、2017這五年定增4.2億元、17億元、21億元、3.5億元、2.8億元,合計募資淨額約48.5億元,加上這次的36億,募資總額達84.5億元。

衆所周知,人工智能需要大規模燒錢,資金鍊一旦斷裂,就會發生雪崩效應。科大訊飛也不能例外,其研發費用和職工薪資持續上漲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問題是科大訊飛募集的這些錢真的全部用在研發項目裏了嗎?到底是市場的提前佈局,還是資本套現遊戲的另類玩法?

科大訊飛近幾年的擴張,用如火如荼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2017年年底有媒體爆料,科大訊飛除了多起股權併購,投資的公司更是達57家之多,除人工智能外,還涉及、旅遊、金融、工程機械、醫療、紙業等多個領域。

而另一方面,關於科大訊飛高估值的呼聲一直在網絡流傳,科大訊飛到底是否可以支撐它現在的市值的說法也一度甚囂塵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接連幾次的實控人和公司高管減持更是讓廣大投資者疑惑。而其中兩次的違規減持更是讓股民直言“喫相太難看”。

今年4月24的公告稱公司董事、監事和部分高管擬6個月內合計減持272萬股。

2016年2月15日,公司實際控制人吳相會賣出公司股票20萬股,因在窗口期違規減持,一度收到深交所發函申斥。

2014年7月8日晚間科大訊飛發佈公告稱,公司13位實際控制人對所持有的科大訊飛股份進行大幅減持,當天股價跌幅達到8.06%。

2013年4月至7月8日,公司有11位自然人股東累計減持4767207股,但對於上述9名股東減持一事,科大訊飛並未及時披露,而備受詬病。

爆炸式的擴張和實控人的不斷減持背後,是業績的下滑和風險的逐漸凸顯。

一季報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科大訊飛扣非後歸屬淨利潤約爲2983萬元,同比下滑46.34%,扣非後歸屬淨利潤同比近乎“腰斬”。

對此,科大訊飛給出的解釋是,主要由於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和市場佈局投入;另外,報告期內,公司員工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000人,費用也成本相對增加。

根據一季報,截至2018年3月31日科大訊飛貨幣資金餘額爲18.58億元。公司總負債金額50.44億負債率達100%,流動負債40.53億,流動負債率80.35%。

如此高的負債率不得不讓市場擔憂,尤其是資管新規落地後,市場遊戲規則變了,借新還舊、擊鼓傳花的遊戲顯然玩不下去了,盾安、金盾、樂視等,都是最明顯不過的例子。

風口之上,熱錢滾滾,不少企業藉助資本的力量不斷擴張。然而,一味的快速擴張,很可能被資本“綁架”,甚至走向死亡。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史考_QCIOL1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天天在線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天天在線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