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掛牌價並不能說明它的真實價值,這對現在的倫敦房產而言尤其如此。

根據英國第三方機構Coutts的主要房產指數顯示,在今年第一季度,定價爲100萬英鎊到1000萬英鎊的住宅中,有53%的成交價可能比掛牌價低。這個“低”的平均幅度爲12.1%。某些特定區域,如威斯敏斯特、維多利亞伊斯靈頓等地的買家還能拿到14%的折扣。也就是說,如果一位買家看中一幢豪宅想要出手,先砍砍價肯定是明智的選擇。

整個倫敦的房產市場呈現放緩趨勢,住宅物業平均價格下跌3%,是五年來最低水平,比2014年的價格峯值還要低14%。

倫敦房產市場是有多不景氣?豪宅半數以上都在打折售賣

不僅是價格下滑,銷量也受到打擊。100萬英鎊到1000萬英鎊的住宅銷量比上一季度下降19%,與一年前相比,則下降了24%,比2013年時下降則更多,達到33%。經紀人們平均需要6個月才能賣出一套房子。

該價格區間的房產銷售不景氣,不僅發生在中心城區,遠離黃金地段的市郊也受到影響。海格特、奇西克和漢普斯特德等地的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約50%,當然,這也和市場供應住宅不怎麼優質有關。

不過,因爲100萬英鎊到1000萬英鎊的區間太過寬泛,不同機構也發現,在高價格區間的房產還是相當受歡迎的。萊坊最近發佈的報告就顯示,在過去一個月裏,價值500萬英鎊至1000萬英鎊(摺合677萬美元至1355萬美元)的倫敦房產銷售額增幅就超過10%。這與市場整體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有評論認爲,這是由於豪宅需求旺盛,而且市場價格早已經跌過一輪,達到很多自住型業主的心理價位,此時出手也在情理之中,脫不脫歐也影響不了買房者的決策。

而且中心地段的房產也在逆勢上漲,梅費爾就普遍被分析師們看好。位於倫敦的奢侈品物業Finchatton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Alex Michelin認爲:“儘管大家廣泛在唱衰倫敦房產市場,但我們仍然看到騎士橋和梅費爾等地的高價交易情況良好,這給2018年還是開了一個好頭。”

當然,阻礙市場高歌猛進的原因仍然存在。英國即將正式脫歐會帶來短期的市場混亂,而從2016年上漲的印花稅則讓海外買家對倫敦市場望而卻步。另外,因爲新的收益稅制,海外買家不得不將更多的投資所得交給稅務部門。

不過,市場上還有更爲堅挺的投資者。倫敦房產諮詢公司Black Brick創始人Camilla Dell就發現,有一些執着的中東買家堅持購入倫敦的高端房產,他們不僅喜歡購買豪宅,交易也頗爲私密,很少購買公開市場上的房產,而傾向場外交易。

Michelin認爲,整體來看,現在抵押貸款利率維持在低水平,這意味着買房的市場需求仍然存在。整個倫敦主要市場的庫存數量也還不錯,與上一季度相比增長了22%。這些因素使得,即便市場將在未來12個月內橫盤,但在那之後,會緩慢復甦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