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

一、、臨牀表現

1.1、症狀 

多見急性上腹痛,疼痛持續、劇烈而難以忍耐;可以累及兩側季肋部,放射到腰背部;常伴噁心、嘔吐、腹脹、大便祕結;小便量少色黃,甚至無尿;可伴發熱、惡寒或寒戰、黃疸,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心慌心悸、不能平臥、煩燥不安、四肢厥冷、少尿或無尿、胡言亂語、神志淡漠、消化道出血等表現。

1.2、體徵 

輕症者僅爲上腹局部輕壓痛,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見上腹或全腹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少數重症患者可見腹部膨隆、臍周或兩側腹部皮下、大腿內外側、腰肋部或陰囊等青紫色瘀斑;腹部包塊、腸型或蠕動波、腹壁靜脈曲張等表現。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中醫診斷分型和治療用中成藥

二、中醫分型(早期)

1、肝鬱氣滯證

1.1、主症:①右中上腹痛;②兩脅脹痛、矢氣則舒。

1.2、次症:①抑鬱易怒,善太息;②噁心嘔吐;③噯氣呃逆;④大便不暢。

1.3、舌脈: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緊或弦數,左關脈明顯。

2、肝膽溼熱證

2.1、主症:①脅肋脹痛;②口苦泛惡。

2.2、次症:①身目發黃;②大便不調;③小便短黃;④乏力納差。

2.3、舌脈:舌質紅,苔黃膩或薄黃,脈弦數或弦滑數,左關脈爲主。

3、結胸裏實證

3.1、主症:①胸脅上腹硬滿疼痛拒按;②胸脅苦滿。

3.2、次症:①寒熱往來;②心煩喜嘔;③小便短赤澀痛;④大便祕結。

3.3、舌脈:舌紅苔黃膩或黃厚而燥,脈滑數或沉緊、沉數有力。

4、瘀熱(毒)互結證

4.1、主症:①腹部刺痛拒按,痛處不移;②出血,皮膚青紫瘀斑。

4.2、次症:①發熱夜甚;②小便短赤;③大便燥結;④腹部可捫及包塊。

4.3、舌脈:舌質紅或有瘀斑;脈弦數或澀。

5、內閉外脫證

5.1、主症:①寒戰發熱,煩渴多汗;②呼吸喘促、煩躁不寧。

5.2、次症:①噁心嘔吐;②神志不清;③二便不通;④皮膚花斑。

5.3、舌脈:舌質幹絳,苔灰黑而燥,或蒼老無苔;脈沉細而弱,或細數。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中醫診斷分型和治療用中成藥

三、中醫分型(後期)

1、脾氣虛證

1.1、主症:①腹脹納差;②少氣懶言;③神疲乏力。

1.2、次症:①噁心嘔吐;②嘔吐清水;③大便稀溏;④面色萎黃或晄白。

1.3、舌脈:舌淡紅,苔薄白;脈沉弱,右關弱而無力,或雙寸沉弱無力,尺脈不弱者。

2、氣陰兩傷證

2.1、主症:①少氣懶言;②潮熱盜汗。

2.2、次症:①短氣自汗;②口乾舌燥;③五心煩熱;④食慾不振。

2.3、舌脈:舌淡或舌紅少苔,左脈細,或雙寸脈細或細數。

3、中焦虛寒證

3.1、主症:①腹部拘急疼痛,②喜溫喜按;

3.2、次症:①心悸虛煩;②虛怯少氣;③面色無華;④乏力納差。

3.3、舌脈:舌淡或舌紅少苔,左脈細,或寸脈微弱而澀,尺脈緊弦;或石脈沉弱,左脈細弦而緊。

4、寒熱錯雜痞滿證

4.1、主症:①心下痞滿不痛;②嘔吐下利。

4.2、次症:①口乾口苦;②納差;③少氣懶言;④呃氣頻頻。

4.3、舌脈:舌淡,舌苔黃白相間或黃厚膩、幹,右關輕取浮滑,沉取無力。

5、瘀血阻滯證

5.1、主症:①腹部包塊;②影像學發現腹腔積液、假性囊腫、包裹性壞死。

5.2、次症:①口乾不欲飲;②局部刺痛;③局部壓痛;④皮下瘀斑。

5.3、舌脈:舌淡暗、紫暗,苔薄白或黃白,脈沉弦或澀。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中醫診斷分型和治療用中成藥

四、中成藥治療

1、香砂六君子丸:

中藥成分:木香、砂仁、陳皮、制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炙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理氣和胃之功,用於脾虛氣滯的治療。6~9g/次,2次/d。

2、理中丸:

中藥成分:人蔘、白朮、乾薑、甘草。具有溫中散寒,健脾和胃之功。用於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胸滿腹痛,及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8丸/次,3次/d。

3、桂枝茯苓丸:

中藥成分: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消癥之功。用於血瘀證,瘀血積液集聚阻滯於左側者。1丸/次,1~2次/d。

4、血府逐瘀口服液(片):

中藥成分:桃仁、紅花、當歸、川芎、地黃、赤芍、牛膝、柴胡、枳殼、桔梗、甘草。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用於淤血內阻證。一次2支或6片,2次/d。

5、康復新液:

中藥成分:美洲大蠊乾燥蟲體提取物。具有通利血脈,養陰生肌之功。外用或內服用於瘀血阻滯證,術後傷口癒合、潰瘍出血等情況。10ml/次,3次/d。

6、複方谷氨醯胺膠囊:

中藥成分:L-谷氨醯胺、白朮、茯苓、甘草。具有健脾益氣之功,用於急性胰腺炎後腸道功能紊亂、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改善食慾。2~3粒/次,3次/d。

慢性胰腺炎基礎與臨牀

¥116.9

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