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姓,一個遍佈世界的姓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勤勞智慧又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民族。經過了四千多年的歷代遷移傳播,大江南北,五洲四海,處處都有黃氏宗親在居住,在創業,在發展。

而我們的黃氏子孫,也在這滾滾文明中,始終如一的保持着自己勤勞智慧、遵紀守法、開拓進取的精神。

黃姓人口在廣東省最多,佔全國黃姓人口總數約19%。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黃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目前在潢川(古光州)保留有曾經強大一時的黃國故城,每年仍有許多海內外各地各界黃氏同胞前來祭拜。

黃國(夏朝公元前2148年—春秋末年公元前648年)據《史記》與《黃國故城志》所載黃國建國創始人爲贏姓伯益長子大廉,建於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古隆鄉。

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爲姓氏,就是黃氏。

360°航拍廣西靈山黃氏大宗祠,氣勢磅礴,好比皇帝行宮

​無論是黃姓出自伯益,還是陸終,總起來說是帝顓頊的後代,屬於以國爲氏之類。

關於黃姓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是出身於少昊之後。

這一支黃人,是顓頊時從河南黃水西遷到山西汾水下游的,所建的黃國,於春秋早期爲晉國所滅,這也是黃氏姓源之一。

360°航拍廣西靈山黃氏大宗祠,氣勢磅礴,好比皇帝行宮

​在歷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中,黃氏有一些人融入壯、瑤、侗、水、布依等少數民族。

亡國後的黃氏遺民,有的逃至今河南中部,大批被遷到今湖北境內,有的在楚國做了官。

據說今黃岡、黃陂、黃梅等地,都是因爲黃人遷來而得名的。

漢代以後,黃氏因任官等原因分別向大江南北遷徙,南至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北至河南固始、南陽。江夏黃元方字彥豐又名黃允入居福建,始於晉代。

宋元之際,黃氏稱盛於閩粵,至明末清初,開始移居到臺灣,後又有不少人移至海外。

黃姓爲當今中國第7大姓。另外,黃姓在臺灣人中更爲常見,與鄭姓共同享有"黃鄭排滿街"之美譽。

360°航拍廣西靈山黃氏大宗祠,氣勢磅礴,好比皇帝行宮

​黃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因幫助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被帝舜賜姓嬴氏。

傳說伯益的後裔有14支。其中的黃氏,大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

春秋時期,南方的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責備黃國不向楚國進貢,黃國國君錯誤地分析形勢,既不理會楚國的責問,又不進行任何防備,結果於當年夏天被楚國滅掉。

大舜是四千六百多年前的上古英雄,由於他"至孝"的名聲,和耕作、漁獵、製陶等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人品、人格的獨特魅力,被華夏首領唐堯看中,將娥皇和女英兩個女兒嫁給大舜。

360°航拍廣西靈山黃氏大宗祠,氣勢磅礴,好比皇帝行宮

​大舜不負聖命初展才華,他治理華夏、東夷流血爭奪的嬀汭之地,使其一年成聚,兩年成邑,三年建都,成爲雙方的貿易中心。

當時天下洪水氾濫,四凶作亂,身爲攝政王的大舜殺了治水不力帶頭謀反的鯀,然後啓用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終於降服了水患,發展了經濟。

大舜在政治上以德治國,修訂立法,建立五刑,使民族融和,天下和諧。

最終,一統天下的大舜將帝位禪讓給禹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商均,成爲歷史上偉大的帝王和原始民主制度的楷模。

數千年來黃氏家族沒有衰落,生生不息,歷史也記住了我們的輝煌,我們一脈相承的黃氏精神一定會發揚光大。

而黃氏榮耀遍天下,宗祠、建築都有着獨特的文化之美,爲世界文化增添光彩,讓黃氏精神永存不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