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大約2.55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場慘烈的大滅絕事件,90%的物種被一抹而淨,史稱“二疊紀末大滅絕事件”。此前,茂盛翠綠的森林中曾遍佈30米高的石松和木賊,陸地上四處爬行着長達2.5米的巨型千足蟲,翅展達0.7米的蜻蜓類昆蟲掠過天空,海洋中更是蜂擁着長達2米的蠍子類生物和10米以上的肉食魚類。滅絕事件發生後,這一切都不復存在。地球生命過了差不多1千萬年,才恢復元氣。大滅絕事件的元兇一般被認定是當時過於活躍的火山。

 

雲南肺癌頻發之謎,或是歷史遺留問題

 

  雲南肺癌頻發之謎,或是歷史遺留問題

  不過,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此次滅絕事件陰魂不傲,其“後遺症”至今還在索要現代人的命。

 

  在1980年代早期,我國衛生部門注意到,與吸菸無關的肺癌病例,在我國的雲南省竟然比其他省份高出20多倍。當時調查出的結論是:雲南當地的一些居民在燒煤時,沒讓室內空氣流通,結果很多人吸進了煤燃燒時釋放的致癌物質。

 

  但蹊蹺的是,我國其他地方的居民也以類似的方式燒煤,爲何他們就沒事?爲了自圓其說,有人又猜測,可能是雲南本地人的基因在此情況下更易發生變異。沒有人去考慮過,雲南本地的煤跟外地產的煤成分上有何不同。

 

  真相最近才浮出水面。一個英國研究小組發現,雲南本地產的煤富含一種微小、尖利的石英顆粒,而這種東西此前已被鑑定爲是一種致癌物質,呼吸進去,容易得肺癌。

 

  至於爲什麼雲南本地產的煤富含石英顆粒,這就要追溯到距今2.55億年前的那場大滅絕事件了。

 

  這種煤開始形成於二疊紀晚期,在大滅絕事件發生時,它們還是泥炭。而在這段時間,有證據表明,我國南方尤其是雲南一帶,曾廣泛分佈着活火山——它們正是導演2.55億年前那場大滅絕事件的元兇。火山噴發出大量二氧化硫,然後降下酸雨。酸雨腐性了地表的岩石之後,流入地下,使得地下水裏的石英含量也空前提高;地下水滲入泥炭層後,終於讓正在形成的煤也富含石英了。如今,正是這個後遺症讓雲南人生活在它的陰影之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