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藝術家蔡國強所作的一萬隻火藥爆破的瓷鳥伴隨秦始皇兵馬俑出訪澳大利亞。在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NGV ,大型裝置《鳥雲》短時間內築起一段長城,這是 “ 世界八大奇蹟 ” 之一的中國兵馬俑首次與當代藝術的混搭展示。


萬隻瓷鳥伴行出訪澳大利亞 中國兵馬俑首次和當代藝術混搭


圖說:《兵馬俑:永恆的守衛》展覽現場 Sean Fennessy 攝

《秦始皇兵馬俑:永恆的守衛》展覽和中國藝術家蔡國強個展《瞬間的山水》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NGV同步展出,中國陝西省文物局和NGV共同舉辦了這場大展,爲澳大利亞民衆瞭解中國古代文明和當代藝術提供了機會。

《蔡國強:瞬間的山水》在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展出全新大型火藥繪畫和雕塑,包括一萬隻火藥爆破瓷鳥在空中組成的磅礴《鳥雲》裝置。《瞬間的山水》與同時舉辦的兵馬俑展《永恆的守衛》在不同維度對話,面對歷史,也思考當今。

萬隻瓷鳥如魂似影,貫穿展覽始終。時而零星單飛,時而在兵馬俑遠方如烏雲密佈、千軍壓頂;時而以龍捲風之勢,翻騰形成秦陵背後的驪山脈絡。這些不同形態的陶瓷椋鳥在材料上呼應陶俑, 是蔡國強邀請家鄉(福建)工匠,經過1年研究手工製成。運往墨爾本後,在一次大爆炸中染出濃淡各異的水墨畫般表情。在墨爾本布展時,一名熟手一天也只能懸掛40只。蔡國強說,“藝術家不可能在現場指導每一隻鳥掛哪裏。是他們都將自己變成了鳥,任意飛翔。”蔡國強說《鳥雲》靈感來自藝術家年輕時俯瞰地坑內兵馬俑軍陣的視覺氣勢,和造八千雕塑只爲埋葬的觀念。海外兵馬俑展常孤零幾座雕塑,流於異國風情文化懷舊,既無感秦漢精神的大氣,更無中國今天及它與世界的關係——速度、能量、複雜、混沌和不安的表現。鳥雲的變幻莫測,像墓穴浩蕩兵馬魂魄追來,也似帝國不散的陰影漂浮。


萬隻瓷鳥伴行出訪澳大利亞 中國兵馬俑首次和當代藝術混搭


圖說:鳥雲,蔡國強 主辦方供圖

兩件作品均爲牡丹花主題。31米長、3.5米高的絲綢火藥畫《花瞬二》覆蓋滿牆,花的興、旺、衰、萎,呈現生命和文化的脆弱;16米長、3米高的《柏風》以黃帝陵的柏樹氣場爲靈感。柏樹是長生、堅忍的象徵,光滑樹杆上的擰轉鑿線形成不屈的意志;21米長、4米高的《地脈》表現中原蒼茫的山川,火藥爆破的鏽色如同高原黃土。山脊山谷等地理輪廓是風水脈絡和氣的流動。超量火藥的失控讓煙塵混沌了精細的山脈線條,卻帶來升騰的靈動,彷彿時空拉伸。

其他的一些火藥作品分別以手工麻紙、陶瓷和絲綢爲媒介,是蔡國強於今年3月在墨爾本與當地志願者合作爆破。作品呼應秦兵馬俑等墳墓中挖出的物件,討論看不見的世界,其中山巒、柏樹、花草等意象映射生命、民族、歷史的色調。

NGV館長託尼·埃爾伍德表示,"蔡國強的思考深入問題核心。在面對特定對象時,他總徹底研究,確保對話內容富有內涵深意……NGV和兵馬俑有着特殊的歷史淵源——它曾經是第一個兵馬俑展出的海外機構。用一種全新的形式再次展出,兩個看似不同的世界,最終合爲一體,觀照中國的古代和今天。“


萬隻瓷鳥伴行出訪澳大利亞 中國兵馬俑首次和當代藝術混搭


圖說:《花瞬一、二》 Tobias Titz 攝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在預展時致辭說,兵馬俑來自西安,西安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上個月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啓了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新時代的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去擁抱世界,同各國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展覽將持續至10月13日。(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