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記板是電影中最常能見到的物件,電影的製作過程相對比較複雜,通常不會按劇本發展的順序拍攝,有時候開機的第一天就會拍攝結局的戲,或者季節顛倒地拍攝,夏天拍冬天的戲,冬天拍秋天的戲。爲了確保電影的完整和條理性,避免後期剪輯時出現混亂的情況,場記板於是應運而生。

場記板的結構很簡約,一塊長方形的板,外加上緣的一根拍板。早期的場記板由簡單的木板製成,隨着電影工業的不斷發展,材料由原先粗糙的木材改進成較爲優良的木質,或是半透明的有機玻璃。相比普通的木頭,有機玻璃最大的便利之處在於,無論拍攝環境選擇在室內或室外,在光線昏暗的情況下,它無需燈光的照明就能清楚地看到板上的字跡。

而場記板的主要操作者即場記,隸屬導演部門,雖然報酬少、工作量大,卻是劇組中最能學到東西的職位,像田壯壯等許多知名導演都是場記出身。在某一個場景中,當場記喊下那聲耳熟能詳的“Action”並敲下場記板時,攝影機同一時間開始運轉,這個動作叫作“打板”或“拍板”。

場記板上記錄的攝影機機位、場次序號等具體信息是爲了方便後期剪輯時尋找和對應,以免在場景順序上出現錯亂。至於爲何要有“拍板”的動作,是因爲電影在記錄影像的同時,也需要標註聲音。在每一個場景開始前,場記用場記板完成“拍”的動作,攝影機將場記板的鏡頭和敲擊聲同時拍攝下來,後期配音時,音效師據此可確定準確的聲像定位。

可見,小小的場記板在電影製作過程中起到多麼舉足輕重的作用。2004年,《異形》中使用過的場記板在英國克里斯蒂拍賣行舉行的電影道具拍賣會上拍出不菲的價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