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有机合成厂大检修备战现场

图为合成树脂厂大检修设备解体和吊装现场

2018年,是吉林石化“三年一大修”的检修年。面对“三年一大修”项目多、任务重、难度高、战线长、范围广等特点,吉林石化公司坚持“抓安全不松劲、抓效益不蛮干”,超前谋划,厉兵秣马,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备战2018年大检修,确保各装置大检修后一次开车成功,为实现新一轮炼化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和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介绍,此次大检修吉林石化公司停车检修的炼化装置共123套,其中生产装置62套,辅助装置61套;大检修共有4935项,其中公司控项目46项,厂控项目306项,车间控项目4583项;检修期间主要完成炉类检修82台,塔类检修418台,更换触媒31台套,罐类检修1226台,换热器类检修1960台,大型机组检修78台套,转动设备检修836台,压力容器检测3894台,压力管道检测14908条等分解成3万多个具体检修项,还将完成169项技改碰头项目,装置计划5月初开始停开车,计划45天。

面对此次“三年一大修”点线面深度交叉,人财物高度集中等繁重任务,吉林石化结合日益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和高标准管理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合规、优质、受控”的总体方针,多措并举,内外兼修,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大检修各项工作任务。

抢抓一个“早”字,坚持“四个在前”

吉林石化紧密围绕“检修过程安全平稳、检修后稳定长周期运行”这一中心,突出抓好安全环保和承包商管理两个重点,抢先抓早,推行“标准化”管理,乘势而为,做到“四个在前”。

排查隐患干在前。自2016年初起,吉林石化相继开展了静设备专项排查,储罐、带压堵漏等11个大类;实施电仪专项排查,共查出电气隐患、联锁等7大类;实施控制系统专项排查,对全区共232套系统进行评估,摸清各装置控制系统的运行工况。从2016年初,安排着手编制大检修计划,10月形成第一版大检修计划;2017年10月形成最终版大检修计划为科学检修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共立项4935项,其中公司控46项,厂控306项,车间控4583项,并落实了催化裂化装置隐患治理费用1085万元和II硫磺回收装置去尾气焚烧炉费用170万元。

防腐预判做在前。针对炼油装置出现的腐蚀问题,吉林石化把检查设备腐蚀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抓在手上,严格按照中国石油《装置停工腐蚀检查指导意见》,配合专业腐蚀检查队伍对炼油厂两套常减压、三套催化、加氢裂化、汽柴油加氢等10套装置进行腐蚀检查,对生产中发现的腐蚀部位和怀疑部位进行重点彻查,目前已与12家承包商形成了深度装置防腐工作共识。

项目论证想在前。此次大修项目均完成论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公司控项目论证由机动设备处长牵头与生产厂会同施工方技术交流,完成了对苯乙烯装置火炬头检修、加氢裂化装置加热炉炉管更换等高风险、难度大的项目进行了论证;工厂控项目由机动科科长牵头会同相关单位进行论证;车间控项目由设备主任牵头论证。同时,针对炼油厂加氢裂化和大乙烯装置等重点项目实行升级管理,从公司、工厂、科室与车间逐项讨论,目前已锁定检修内容、步骤和风险点源,落实了“一项一案”削减安全风险举措,努力把两大装置打造成“优质工程”。

技术对接走在前。此次大检修的参检单位普遍采取工艺流程、技术交底书、压力容器、管道、签到表、会议记录等有效形式,每个施工负责人到现场实地核对具体项目,明晰检修风险点、关键质量控制点,熟知安全、质量、进度、规程和人力安排和所需特殊工种、施工人数、作业卡数量和联系人电话等内容。与此同时,精细3894台压力容器和14908条管道对接,是吉化检修史上最多的一次,机动设备部门提前制定计划、落实施工单位和质检方案,并与压检和特种设备检验中心等施工前最后对接,确保炼油和乙二醇装置等30台特殊设备检验高质量。

突出一个“实”字,严守“四个到位”

从源头严把“检修准备、过程监督、修后验收”三个关口,是助力吉林石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装置新一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重要保证。

组织责任分工到位。任务确定之后,关键是要落实。吉林石化成立生产装置停工大检修指挥部,下设8个专业指挥组,分为停开车指挥组、检修指挥组、安全防火环保组、质量检查组、物资供应组、宣传报道组、后勤服务组、竞赛组织组,并细化了“属地责任、岗位责任”分工,每月召开检修准备工作协调会,确保4935大检修项目安全高质量。目前该公司已召开9次大检修专题例会。与此同时,公司工会组织以“优质检修保安全、科学组织保质量”为主题的劳动竞赛的形式,突出“安全、清洁、优质、受控、节约”五个方面竞赛内容和考评,设立评选达标单位、综合优胜单位等五个奖项,激发广大员工投身大检修的“精气神”。

技术方案执行到位。最有效的方案,关键在于执行。生产技术和机动设备部门抓住“两个界面交接”这个关键环节,逐级细化装置停开工和实施检修作业技术方案,逐级确认每套装置停开工时技术、工艺和受控管理难点问题;电气、仪表两大专业将并列运行的UPS改为分列运行,并把没有上传的故障信号上传至DCS控制室。从年初开始,该公司对每套DCS运行工况进行现场专项调研和综合分析,敲定了UPS分列运行最佳技改方案和步骤。目前,公司相关单位正在逐日推进计划实施,确保装置大检修后安全开车和稳定运行。

订货物资配送到位。实现检修目标,物资保障先行。针对进口备品备件订货时间长、大型机械设备和机泵制造周期长等困难,吉林石化物资采购部门实行专题例会拍板、专项直面沟通、专人跟踪监造,逐项倒排到货时间表,实行看板管理,并从事前考察选商、事中催货监造、事后现场联检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管监督监察。目前大检修计划物资共计22512笔,现已到货设备、配件1913笔82177台件、电缆50.68公里、钢材1117.568吨,已采购完成的设备、备件陆续到货。

施工人员培训到位。统筹人力资源,激活检修主体。吉林石化针对参加4935大检修项目的检修施工人数高达17300人和化工装置高危环境下检修等实际,会同各专业技术部门举办安全和相关技术技能培训班,全面提高参检人员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检修现场防范风险应知应会知识。公司工程管理与施工单分专业和工种,集中对检维修、在线仪表、临时用电、焊接、吊装作业、脚手架搭设、定力距标准化施工、浮头式换热器检修操作规程、绝热工程施工等进行重点培训,其中已培训了设备管理人员1183名和机电仪维修人员2446名。(刘姗姗 朱云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