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忠平:此次成功發射驗證了相關技術,並使得我國擁有了海上移動的發射平臺,大幅提高了我國向其他國家提供衛星發射服務的能力。宋忠平表示,此次成功發射驗證了相關技術,並使得我國擁有了海上移動的發射平臺,大幅提高了我國向其他國家提供衛星發射服務的能力。

原標題:走向赤道,海上發射衛星助力我國大戰略

撰文 | 李巖

今天(5日)正午,我國長征-11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將7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標誌着我國首次海上火箭發射取得成功,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驗證了相關技術。

那麼這次註定載入史冊的發射有何特殊之處?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對時事評論員宋忠平進行了專訪。宋忠平表示,此次成功發射驗證了相關技術,並使得我國擁有了海上移動的發射平臺,大幅提高了我國向其他國家提供衛星發射服務的能力。

海上發射優勢多

政知道:爲什麼要開發海上發射技術?

宋忠平:開發海上發射平臺,其實好處非常多。首先我們要明確,雖然這一次我們的發射海域在黃海,但以後一定會去到其他海域進行發射,移動的海上發射平臺,最大優勢就是可以部署到合適的發射海區。這意味着,即便是遠離赤道的國家,也可以通過這樣的發射方式到近赤道海域進行發射。

如果在高緯度發射,會損失一定的發射載荷。說簡單一些,即在距離赤道越近的地方發射越省勁,相應的在相同推力的情況下,也就可以攜帶更多載荷,原理上這和地球的自轉有關係。比如,在庫魯航天中心和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同樣的運載火箭,其發射載荷能力將會相差20%。

另外,如果發射的是同步衛星的話,在近赤道海域發射還能縮小衛星發射軌道傾角和同步衛星的傾角差距。這種情況下,衛星調整進入同步軌道的時候,其消耗的能量也就相應減少,這會讓衛星的工作壽命大幅增加。

從掉落殘骸的角度看,海上發射可以儘可能避免政治糾紛。陸上發射,其殘骸有可能落入其他國家,甚至對民用設施、民衆造成損害的風險。但這方面,海上發射就靈活很多,落入海中風險相對小。

獨一無二的長征-11號

政知道:海上發射技術難點在哪?

宋忠平:海上發射需要面對兩大難題,第一個就是海上發射平臺的建設。發射平臺是否具備中低海況下的適應能力,是關乎海上發射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考驗。即在海浪存在的情況下,對於發射平臺本身來講會是一個重大考驗。

第二個是對火箭帶來比較大的考驗。海上發射的火箭需要適應“三高”,即高溫、高溼、高鹽。“三高”的環境下讓火箭能夠正常完成測試工作併發射、工作,實際上也是一個技術要求很高的事情。

政知道:用長征11號火箭來執行此次發射有何講究?

宋忠平:長征11號是固體運載火箭,這讓它在海上發射中具備很大優勢,可以省去在海上發射平臺加註燃料這樣一個繁瑣而危險的過程。既然是固體運載火箭,便可以裝在發射筒中來避免“三高”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這對於海上發射來講是十分有幫助的。俄羅斯之前海上發射中便採用液體發射方式,在海上需要對火箭進行液氧和煤油加註,相對來說發射就比較繁瑣,也曾出現過失敗的情況。從這個角度看,長征11號相對來說安全係數更高,測試和維護也更容易一些。

還有一點值得驕傲,此次長征11號火箭採用冷發射的發射方式,保證了發射平臺的重複利用率,這非常厲害。所謂冷發射,即依靠高壓氣體把幾十噸重的火箭彈出發射筒,而後火箭在半空中再點火啓動。這樣可以避免發射平臺遭到火箭噴射的火焰損害,從而實現發射平臺的重複利用、火箭的快速裝填再次發射。反觀直接點火的熱發射方式,發射平臺周圍的電纜將被全部燒燬,再次發射的準備週期更長,成本更高。作爲長征系列新一代運載火箭中唯一的固體運載火箭,曾有報道披露其能夠實現24小時內完成發射準備工作。

更好服務“一帶一路”

政知道:怎麼評價發射成功的意義?

宋忠平:此次成功發射驗證了相關技術,並使得我國擁有了海上移動的發射平臺,大幅提高了我國向其他國家提供衛星發射服務的能力。雖然這次發射選在黃海海域,但是技術得到了驗證,讓我們接下來去其他海域進行發射的底氣十足。

政知道:報道稱此舉對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有益,爲什麼?

宋忠平:目前來看,在衛星發射服務領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有兩個需求。一個就是要求中國給他們提供在軌衛星的服務,也就是我們把他們自產或者購買的衛星,通過我國內地的衛星發射場發射到太空之中。另外一種合作方式是,中國將發射平臺和運載火箭售賣給對方,由他國自主在海上組織發射,中國來提供保障服務。第二種合作模式實際上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沿海國家)更爲感興趣的。事實上,對於自然條件不允許或者成本限制較高的國家,打造陸地上的衛星發射場地難度要遠遠高於海上發射平臺。我們掌握這項技術,實際上是給中國的對外發射服務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新的模式,這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