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既是通信工具和信息內容傳播媒介(媒體),也是產品和服務分銷渠道。在這裏,個人言論、文化傳播、商業和貿易活動等高度融合。我們既需要互聯網的正能量,繁榮、創新和發展商業,也需要扼制和消除其消極因素,維護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和國家安全。

“互聯網+商業”涉及多個領域,不僅屬於商業管理的範疇,也屬於通信管理、媒體管理的範疇。技術中立是國家必須堅守的原則,維護國家安全也是商業必須遵循的準則。“互聯網+”時代的經濟安全建立於網絡安全之上,遵守國家網絡安全管理規範,自覺隔離和防控互聯網風險,是互聯網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但國家對信息網絡管制的正當性僅在於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而不應當束縛商業自由和商業創新。

●尊重個人隱私是互聯網商業的基本準則

在互聯網成爲人們基礎生存方式之後,提供和驗證個人信息成爲從事各項活動的前提。人們購物、支付、醫療、出行、娛樂等消費行爲都可以被記錄和跟蹤,無論何時存儲於任何地方的數據,都可能被重新挖掘出其價值,與特定人相關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互聯使個人隱私不斷受到威脅。但是,個人尊嚴、個人自由、生活安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追求的基本價值,互聯網商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和侵害個人隱私爲代價。

個人數據的利用,個人交易的記錄和社交行爲的跟蹤分析等必須在一定程序和規則下進行,保護個人隱私應是“互聯網+”時代經營者的基本行爲準則。既要實現個人數據合理利用,又要防止個人信息被濫用,才符合人類社會的基本價值。

●互聯網商業規則首先來自於商業實踐

“互聯網+”正在重構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打造全新的商業模式。以用戶需求爲導向的產品設計、製造、銷售與服務的全產業鏈管理將成爲各行業的商業運營基本方向。產品或服務定製將從個人生活用品擴展到工業製品,客戶需求的實時改變可以通過互聯網交互即時在設計端、製造端和售後服務全流程中得到體現,產品、設備、人和組織之間無縫集成及合作將成爲現實。全新的生產模式和交易方式需要新的規則和新的秩序。

我們堅信,未來的商業規則首先來源於商業實踐,而不是來源於立法者基於法學原理和立法政策的邏輯演繹。在互聯網商業實踐中發掘規則,評價規則的合理性,並使之上升爲法律,應當成爲網絡商務規則形成的主要路徑。在“互聯網+”時代,政府應當遵從實踐,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應當吸收公衆參與,具有前瞻性和彈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