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

讀書 | 村民如何議事?一場生動的“文化轉譯”試驗

也許制度空間有時有限,物質資源可能短缺,但有志改良社會的行動者,如果善於運用文化轉譯,仍然能夠有所作爲。

原文 :《一場生動的“文化轉譯”試驗》

作者 |廣東網際律師事務所 禤青

圖片 |網絡

孫中山:會議失敗即民主失敗

1917-1919年,孫中山先生出版《建國方略》共三部。其中1917年的“社會建設”分冊名《民權初步》,其序言寫道:

民權何由而發達?則從固結人心、糾合羣力始。而欲固結人心、糾合羣力,又非從集會不爲功。是集會者,實爲民權發達之第一步。然中國人受集會之厲禁,數百年於茲,合羣之天性殆失,是以集會之原則、集會之條理、集會之習慣、集會之經驗,皆闕然無有……所謂集會則烏合而已。

讀書 | 村民如何議事?一場生動的“文化轉譯”試驗

在孫中山先生心目中,革命尚未成功,第一位原因是人民集會技能低下,幾乎每場集會都淪爲烏合之衆的醜陋演出。

匆匆百年流逝。國人現在的集會技能有沒有改觀?一支熱心社會改良的行動團隊,通過對安徽阜陽穎州區三合鎮南塘村進行調研,得到的結論是:當今民衆集會仍是秩序闕如、效率低下,每逢集會幾乎都陷入“一言堂、跑題、野蠻爭論”的困局。

行動團隊向跨國救助組織樂施會申請到“四方合作舉辦農村合作社內部治理能力建設培訓”項目,具體內容是“《羅伯特議事規則》下鄉”,以袁天鵬爲主角的知識精英團隊與南塘村農民互動,通過培訓、模擬、評估,最終使村民習得集會議事技能。行動團隊骨幹成員之一、作家寇延丁主筆,把整個項目實施過程錄像、記述、總結,出版了《可操作的民主:羅伯特議事規則下鄉全紀錄》(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讀書 | 村民如何議事?一場生動的“文化轉譯”試驗

議事規則塑造妥協社會

作爲專職律師,我平時參加議事集會頗多,與會者的文化、資歷平均水平,估計應高於留守村民。但不能不說,絕大多數的集會欠缺必要的秩序。一言堂、跑題、野蠻爭論,也是我參加過這麼多會議的整體面貌。

這樣開會,袁天鵬總結其最明顯的壞處有:“要麼是位高權重的人壟斷了會議,要麼是與會的各方爭吵不休,不歡而散,沒有結果。與會者……不能心平氣和地傾聽和說服,不會用規則來維護自己和尊重別人的權益。”散會之後,持有不同意見的各方,更難諒解、讓步,互相妥協、折衷的機會更小,怨恨卻加深。

讀書 | 村民如何議事?一場生動的“文化轉譯”試驗

《羅伯特議事規則》是一部全球認可的會議程序經典。它的核心精神“是要讓強勢一方懂得他們應該讓弱勢一方有機會充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而讓弱勢一方明白既然他們的意見不佔多數,就應該體面地讓步,把對方的觀點作爲全體的決定來承認,積極地參與實施,同時,他們仍有權利通過規則來改變局勢”。——這就是最真實、最由衷的理性妥協精神。

讀書 | 村民如何議事?一場生動的“文化轉譯”試驗

在《羅伯特議事規則》的故鄉美國,早在聯邦立憲時期,人民就相當理解並能熟練地運用議事規則,“規則塑造妥協”的佳話數不勝數。例如——

馬薩諸塞州“投票非常接近:187票贊成,168票反對,只有19票之差(憲法被批准)。大會解散前,有七名反聯邦派人士起來說話。(來自制憲反對派)火爆的老懷特首先上場……懷特說,現在既然多數獲得勝利,他回去盡全力勸導選民在新憲法下和平共存,歡歡喜喜地接受它”。

緬因州的反對派代表威傑裏說,“雖然他反對接受這部憲法,可是已經被賢智之士組成的多數派擊敗。他將在自己代表的人民中間,努力播撒聯合與和平的種子,並儘量阻擋抗議行動,因爲他相信,這個(批准憲法)大會‘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會議了’”。

大名鼎鼎的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亞州批准憲法大會上最強烈的反對派領袖。“可是亨利卻告訴他憤怒的同仁們,他們已經‘在最適當的場合(本州憲法批准大會)’盡全力反對過憲法了。亨利說,事情如今已成定局,‘作爲真正的、忠實的共和人士,你們最好還是都回家去吧’”。

讀書 | 村民如何議事?一場生動的“文化轉譯”試驗

文化轉譯

文化轉譯,是臺灣學者楊弘任創造的社會學概念。據他分析,社會運動中,民衆難以動員的原因,在於兩類行動者——知識精英和普通民衆,在知識形式、關注興趣、行動傾向等諸多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異,導致二者難以對接共識。

文化轉譯行動,目的是使精英、民衆兩類知識實現互通交融。文化轉譯行動有兩重:第一重是認知行動,精英深入民間社會,切身參與、體認民衆的知識,不靠抽象思維活動而建立,而主要是通過身體實踐習得;第二重,精英主動、努力地介入實踐,尋找與民衆意識和行動互通交融的轉譯界面。

讀書 | 村民如何議事?一場生動的“文化轉譯”試驗

轉譯界面即實踐行動界面。袁天鵬等知識精英,在南塘村身體力行,找到了向留守村民轉譯議事規則知識並付諸行動的界面。在充分互動的情境下,蘊藏於羅伯特規則的高大上理念,被轉譯成“蘿蔔青菜”順口溜,經由行動實踐逐步內化爲村民的新習慣新文化。

現在我們知識精英的理念、論述相當豐富亦不乏深刻,甚至可以講早已飽和,而村民被帶動的實作、實踐卻異常稀缺,與梁漱溟1930年代所說“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不相上下。南塘村實驗給讀者的啓示可謂足夠震撼。也許制度空間有時有限,物質資源可能短缺,但有志改良社會的行動者,如果善於運用文化轉譯,仍然能夠有所作爲。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59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拓展閱讀

歷史 | 楊國強:上海引進的西方文化改變中國了麼?

《外交事務》:“文明融合”或代替“文明衝突” | 社會科學報

深度 | 一人不夠,兩人來“湊”,翻譯家在兩種文化中來回“穿越”

讀書 | 村民如何議事?一場生動的“文化轉譯”試驗

長按二維碼關注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http://www.shekebao.com.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