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夏天孩子“貪”冷飲,千萬別“任性”!不然這些疾病找上門!

眼下已進入5月份,天氣越來越熱,“烘烤”模式下的夏天,各種冷飲成了人們解暑的最佳選擇。尤其是孩子們,總是抵擋不住那些五顏六色、口味香甜的老冰棍、冰激淋、冷凍飲料的“誘惑”。有的小朋友玩熱了,就開始猛喫冰棍解暑,喫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喫多了可能就會成爲災難。

喫冷飲,古人怎麼看

夏天那麼熱,身體本能的想要通過喫冷飲來“去暑”,夏天喫冷飲其實是很傷身體的。古人認爲,夏天的陽氣都跑體外去了,體內的陽氣相對來說就減少了。尤其是脾陽就會比平時虛。此時,如果喫冷飲,本來脾胃就比較寒涼,再人爲地降低內部的溫度,會導致身體調控的紊亂。

這種紊亂,首先就是消化系統的紊亂,在過高的溫度下,喫多了冷飲就會損傷脾陽,如果人體本身脾陽不足的話,再喫冷飲,就會腹瀉,流涎等脾陽虛的症狀。此時,非常容易引起外邪的入侵。

貪喫冷飲的危害

▲脾胃受損

夏季時,孩子體內陽氣相對減少,特別是脾陽會比較虛。若是此時讓孩子喫冷飲,那麼本來就比較寒涼的脾胃,再人爲讓身體內部溫度降低,可造成身體調控的紊亂。消化系統首當其衝,小朋友喫多了冷飲脾胃會受損。若是沒抵擋住冷飲誘惑,就可能會導致腹瀉、流涎等脾陽虛的症狀。這個時候,孩子很容易被外邪入侵。

▲進而傷腎

咱們正常人體溫度是37℃,冷飲才0℃,而我們的排泄物是熱的,全靠腸胃吸收冷冰食物。一旦腸胃受不住,無法正常運作,腎不得不出面幫忙,調出元氣轉爲熱能用來加熱,以至於腎氣不足。

▲引起諸多問題

淺嘗輒止的話,陽氣充足的孩子身體不會出問題,但若是經常喫即便健壯脾胃也受不了,進而會讓腎受傷,體質也隨之變差,經常感冒生病,生長速度難免受影響,還會出現挑食、厭食現象,另外鼻炎、咽喉炎等慢性病也會找上門。

一些小朋友剛喫完冷飲便會咳嗽,而有些短時間看不出來,但天氣轉涼時容易感冒、咳嗽或患鼻炎。臨牀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易“過敏”和飲食生冷,陽氣受損有關。所以說,即便孩子身體強壯,大家也別放任他們喫冷飲,若是體質虛寒更要嚴格控制啦~

夏天應該如何正確消暑

那這麼熱的天氣,真的沒有適合喝的嗎?或者有沒有可以替代這些也能夠消暑解熱飲品呢?答案是肯定的。真正的解渴,我們叫生津止渴。就是說讓你體內產生出那種津液,才能把你那種焦渴狀態。

你如果生不了這個津,你永遠就是什麼喫再多的冰,喫再多的那種冷飲,你喝完了還渴。所以夏天口渴,喝碗熱茶、白開水、酸梅湯,脣齒留香,舌下津液一出來,那個焦渴勁就沒了。才能做到真正的消暑解渴。

食完冷飲後如何補脾

孩子喫了冰淇淋,如果是身體強壯的孩子,偶爾一兩次問題不大,如果是虛寒體質的孩子,或者喫之後出現腹瀉、腹痛的孩子,就需要及時進行補救,可以減少孩子因寒氣入侵,而引發各種身體問題,具體方法如下:

1)喝生薑紅糖水:當天喝,第二天早上也可以再喝一杯,這樣可以幫助身體驅寒暖胃,可以減少冷飲對身體的傷害。

2)用蘇葉或生薑水熱敷:抓一把蘇葉或三五片生薑,大火燒開,轉小火煮5分鐘左右,然後裝入熱水袋裏,如果沒有熱水袋可以用保鮮袋,然後繫緊,用一個毛巾布包着保鮮袋(注意方向,水不要流出來),溫度適宜時,熱敷腹部。

3)溫脾法:夏天貪食冷的食物,容易引起寒積脾胃,影響人體的功能。可用較厚的紗布袋裝炒熱的食鹽100克,置於臍上3橫指處,有溫中散寒止痛之功;或用肉桂粉3克、蓽撥粉10克、高良薑粉10克,裝入紗布袋內,夜間置於臍上,能起到溫脾胃、止吐瀉之功。

按揉這4處,健脾胃

下列方法,選擇第一個加上其餘三法中的任一個,都能幫助健脾胃。

捏脊

按揉這4處健脾胃

捏脊療法通常用於小兒,適用於消化不良、口臭、胃脹、胃痛、腹瀉、萎靡不振、乏力等患者。每日捏1~2遍,堅持1周即可見效。

操作方法:

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鬆,然後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膚,沿脊柱自下而上,雙手交替向前捻動。

每捏三下將皮膚提一下,這叫做“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膚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適當,不可擰轉;且要直線前進,不可歪斜。

揉板門

按揉這4處健脾胃

【位置】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的中點。

【操作】家長用拇指指腹揉小兒板門穴,每次操作300~5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調理氣機。用於飲食停積,導致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

揉中脘

按揉這4處健脾胃

【位置】中脘穴在胸劍結合部與肚臍連線的中點。

【操作】家長可用手指(可以使用拇指,也可以將食指、拇指、無名指三指併攏)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按揉。每次操作300~5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揉天樞

按揉這4處健脾胃

【位置】天樞穴在肚臍旁開2寸處,左右各一。

這裏所說的兩寸是同身寸,大家能夠想到,小兒的2寸和大人的2寸長度肯定是不相同的,不僅如此,每個人因爲身高胖瘦的不同,每個部位的骨度分寸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將肚臍的水平線與乳頭的垂直線作交點,這個交點到肚臍的距離是4寸,所以這個交點和肚臍的中點就是我們要找的天樞穴。

【操作】可以將兩手掌放置在小兒腹部兩側,兩手拇指放在小兒兩側天樞穴上,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按揉天樞穴。

【作用】天樞穴可以對脾胃功能進行雙向的調節,即可治療小兒便祕,又可治療小兒腹瀉。

溫馨提示

【神小醫提示您】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控制好小朋友們夏季冷飲攝入,否則會導致小朋友們胃腸功能紊亂、誘發咽喉部炎症、降低食慾等不良反應出現,影響小朋友們的健康成長。

(附神威中醫堂兒科專家信息)

神威中醫堂名醫推薦

神威中醫堂名醫推薦

郭彥琴

省級著名兒科專家

中醫內科、兒科

專家簡介

曾師從於國家級中醫兒科大師馬欣榮教授,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兒科專業委員,參加省市科研課題6項,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論文12篇,獲市級科技進步3等獎等。

擅長治療

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小兒常見病、多發病及手足口病、小兒感染性腹瀉、新生兒黃疸綜合徵、小兒呼吸道感染、厭食症、積食等效果顯著;對成人內科常見病潰瘍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胃炎、胃潰瘍、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老年頑固性便祕、頑固性失眠等治療效果頗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