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3D打印(AM)爲製造業帶來巨大變革,連各國軍隊都紛紛將該技術應用到軍備製造和維修領域。與傳統制造相比,3D打印具有小批量製造成本低、速度快,複雜製造能力好,材料利用率高,適應性好等優點,應用於武器裝備發展時能夠顯著縮短武器裝備研製時間,減少研製費用,提高武器裝備性能,降低武器裝備成本,提高維修保障時效性與精度。在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與大力推進下,近年來3D打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不斷取得突破,顯示了良好的軍事應用前景,將對武器裝備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3D打印助力先進武器開發

導彈部件是“打印”的

飛機、導彈的零件往往結構複雜、形狀特殊,用傳統工藝製造又難又貴,3D打印正好能解決難題。“儘管還不能‘打印’一枚完整的導彈,但推進系統等諸多關鍵零件已能用3D打印機弄出來,讓研發生產更快更高效,”《簡氏國際防務評論》稱,“3D打印的優勢是能造出幾乎任何形狀的物體,小批量、多品種、柔性化和定製化是其最適宜的場景,目前美國雷錫恩、洛·馬等軍火商都在武器設計生產中使用3D打印。”

雷錫恩公司旗下約80%的導彈部件通過3D打印獲取,包括火箭發動機、制導系統、印刷電路等。美國空軍第91導彈維修中隊也在用3D打印製造特種工具,用於維修“民兵-3”洲際導彈。

製造高超音速武器

與傳統制造手法相比,3D打印可在極短時間內“打印”出供測試用的樣品。雷錫恩公司導彈系統分部副總裁阿倫·考徹爾稱,使用特殊的3D噴印技術,可在一天內造出所需導彈模型,而用傳統技術則需要約400小時。洛·馬公司聲稱,用3D打印爲“三叉戟-IID5”潛地導彈製造部件,能比傳統方法節省一半時間。

3D打印助力先進武器開發

美國3D打印機器人加工導彈導引頭

3D打印精度高、可控性強,應用在研製領域能大幅減少人工差錯的出現幾率,從而節約成本。該技術還能保證企業對所需配件做到“隨用隨打”,減少大批量存儲和運輸費用。據稱,美國公司用傳統工藝爲愛國者PAC-3地空導彈製造齒輪組件的成本約2至4萬美元,轉用3D打印後,降到驚人的1250美元。

更重要的是,3D打印還是研製高超音速武器的重要技術。因爲以五馬赫以上的速度在大氣層中飛行,高超音速武器對材料要求苛刻,傳統制造技術在切割、彎曲、塑形等方面很難達標。“只有藉助3D打印,纔有可能完成某些極端困難的製造任務。”

實戰使用已不遙遠

3D打印能根據需要調整所“打印”部件的形狀,或製造特形零件。“這是各國軍方在野戰條件下維修破損裝備的追求,”考徹爾稱,“構建以3D打印爲核心的野戰維修基地,成了各國爭奪的技術制高點。”

美國陸軍已推出三個試驗性“遠征實驗室”,內含3D打印機、數控機牀等設備,可在野戰環境下快速製造裝備維修所需的複雜配件。其中兩個分別於2012年和2013年部署到阿富汗南部,第三個留在美國國內。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有類似設備,他們在集裝箱基礎上製造出“移動式遠征製造試驗機牀”(EXMAN),2016年12月在“鋼鐵騎士”演習中首次使用,可在8天內製造出32種急需配件,包括M242“大毒蛇”機關炮的消焰器,“如果使用傳統維修手段,類似消焰器這樣的部件將從遙遠的美國本土運至戰場,時間成本是不可忍受的”。

尚不能獨挑大樑

當然,3D打印也存在侷限性,無法徹底顛覆傳統制造業。例如在大批量生產塑料零件方面,採用傳統塑模製造方法依然有成本低、速度快的優勢。在金屬零件加工方面,3D打印的精度和表面質量還不能與傳統機械加工媲美。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3D打印仍是對傳統制造方法的有效補充,”美國《防務新聞》稱,美國在製造F-35戰鬥機時採用部分通過3D打印製造的鈦合金承力結構件,但大部分鈦合金結構件依然通過傳統鍛造工藝製造。事實上,要想最大限度發揮3D打印的潛能,還需與其他技術相結合。歐洲防務局(EDA)就發現一種讓彈頭小型化、輕型化的途徑,即在彈頭內嵌入氣泡,實驗數據顯示,與普通彈頭相比,同等重量和尺寸的“蜂巢式”彈頭爆炸所發出的能量更大,但這種“蜂巢式”設計必須與3D打印相結合,因爲普通工藝和技術無法完成氣泡嵌入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