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海拔1200米的世界自然遺產重慶金佛山一溶洞內,工作人員在實施旅遊開發時,發現了大量奇怪的動物。而據專家介紹,這個物種在1956年被發現,目前全世界只有重慶、貴州、湖北一帶的高山洞穴有分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重慶溶洞現大量“玻璃魚”

  重慶溶洞現大量“玻璃魚”

  近日,在海拔1200米的世界自然遺產重慶金佛山一溶洞內,工作人員在實施旅遊開發時,發現了大量奇怪的動物。它只在黑暗的洞穴暗河內活動,胖乎乎的腦袋、長長的尾巴,形似蝌蚪,但通體卻是透明的,能清晰看到各種器官和白色的脊柱。經過金佛山科研監測中心和專家鑑定,這是中國特有的瀕危物種紅點齒蟾的幼蟲,由於長期生活在黑暗的洞穴環境中,身體成爲了透明狀。

 

  金佛山洞穴施工人員對記者表示:“整體都有,一個陰河全部都有,那個魚多得很,看到稀奇的很,那個魚我們都沒看到過。”

 

  而據專家介紹,這個物種在1956年被發現,目前全世界只有重慶、貴州、湖北一帶的高山洞穴有分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重慶師範大學動物生態學教授彭建軍說:“它一般在當年就通過變態,我們生物學的專業稱呼叫變態,直接從蝌蚪變成了成體,就變成齒蟾,蟾蜍這一類,它的成體就不在水裏待著了。”

 

  專家還指出,大量紅點齒蟾以種羣狀態分佈非常罕見,這對研究洞穴演化和動物進化有重要意義。目前,工作人員已經將其納入監測範圍,同時,由於旅遊開發只涉及洞穴的一部分區域,施工方也採取了措施對它實施保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