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巴铁”和“云轨”的相继出现吸引了无数的眼球。前者是由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后者是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跨座式单轨铁路系统。它们现在是什么样子了呢?

比亚迪“云轨”与“巴铁”走着相同的路,结局却完全不同

2016年8月1日,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了实物级综合试验,亮相的巴铁1号仅有一节车厢,总长度为22米,宽7.8米,高4.7米,试跑路段仅有300米长。试验当天新华社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随即引发了全国的关注。

比亚迪“云轨”与“巴铁”走着相同的路,结局却完全不同

2016年10月13日,也就是巴铁试跑的两个月后,比亚迪云轨在深圳举行了首发仪式,云轨列车试验线路长4.4公里,时速达到了80KM/H。由于巴铁宣称“它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于是巴铁当时的名气盖过了云轨。

比亚迪“云轨”与“巴铁”走着相同的路,结局却完全不同

巴铁就像一个“概念车”,它没有先例可循。巴铁的优势在于跟随公共道路走,占用公共道路的上空空间,它不会影响道路上公共交通工具正常通行。同时,巴铁线路造价比地铁造价低十分之一左右,每公里造价在5000万左右。所以巴铁对于中小城市来说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比亚迪“云轨”与“巴铁”走着相同的路,结局却完全不同

前面说了比亚迪云轨属于单轨系统,它和重庆的轨道交通2号线理论上是一样的,造型和运行方式也没有多大区别。它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占地面积小、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小等。和巴铁一样适合中小城市或短途摆渡使用。

比亚迪“云轨”与“巴铁”走着相同的路,结局却完全不同

巴铁在试跑前一年,2015年就与河南省周口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周口市已规划120公里的巴铁专用线,并协调郑州市规划200公里的郑州巴铁运营线。2016年又分别与南阳市、张家口桥西区签署了意向书。巴铁还未试跑就获得了如此成绩,确实值得庆祝了。

比亚迪“云轨”与“巴铁”走着相同的路,结局却完全不同

巴铁获得了如此成绩,云轨也不甘示弱的在2016年分别与深圳市坪山新区、汕头市、西安市达成协议或明确合作线路修建。2017年云轨更是大爆发,分别与蚌埠市、广安市、吉林市、桂林市、淮北市、衡阳市七个城市达成协议。如此多的协议让云轨后来居上,成功超过了巴铁。

比亚迪“云轨”与“巴铁”走着相同的路,结局却完全不同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2016年后巴铁再也没有和任何城市签署协议,它到底怎么了?16年底,巴铁陷入了严重的负面舆论中,同时巴铁还停留在“概念车”,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2017年巴铁走完了它短暂的一生,巴铁试验线被全部拆除,巴铁列车也被移到线路旁边的一个停车场内等待处理。

比亚迪“云轨”与“巴铁”走着相同的路,结局却完全不同

巴铁失败了,但云轨却坚强的走了下来,就在云轨拆除的两个月后,比亚迪云轨全球第一条商业线路在宁夏银川投入了运营,总里程为5.67公里。据报道称今年云轨推广的城市预计会增至20个。

比亚迪“云轨”与“巴铁”走着相同的路,结局却完全不同

巴铁和云轨的差距就在于两个月,巴铁试跑两个月后云轨试跑,云轨投入商用的两个月前巴铁却全部拆除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