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9月5日電 (孫宏瑗)山東聚焦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國際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貿易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提供法律服務。同時,開展外國有關法律制度和法律環境諮詢服務,幫助企業和公民瞭解駐在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法律制度。

山東省司法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遲麗華出席發佈會。 孫宏瑗 攝

山東省政府9月5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專題解讀《關於發揮律師職能作用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山東省司法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遲麗華表示,該省將切實做好涉外訴訟、仲裁代理等工作,依法依規則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積極參與反傾銷、反壟斷調査和訴訟,維護中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國公民、法人在中國的正當權益,依法維護海外僑胞權益。

遲麗華介紹說,該省將參與企業涉外商事交易的盡職調查,開展風險評估、防範與控制,協助企業建立健全境外投融資風險防範和維護權益機制,防範法律風險。同時,參與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立項、招投標等活動,爲其提供法律服務,以防範投資風險。

“在執業活動中,山東還將開展對外法治宣傳。”遲麗華強調,該省將向有關國家和地區宣傳中國法律制度,特別是有關投資、貿易、金融、環保等方面的法律規定,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法律制度的瞭解和認知。

記者在發佈會上了解到,山東將發揮律師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中的專業優勢,拓展涉外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加強專利、商標和著作權保護、涉外知識產權爭議解決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工作。同時,該省將圍繞知識產權的取得、保護、管理和利用提供諮詢服務,協助企業和個人實施動態知識產權管理運營,支持企業啓動商標全面保護,對商標進行防禦性註冊等。

山東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李端衛出席發佈會。 孫宏瑗 攝

《意見》顯示,在服務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該省將促進農村產權、海洋產權、能環境、文化產權等交易場所依法規範建設,引導和服務企業利用區域性股權市場等權益類交易場所,通過股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私募債權等多種方式進行融資,對涉及的法律事項進行審查、規範、調整和完善。

“律師是爲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法律服務的主力軍,將律師工作與新舊動能轉換深度融合,對於更好地滿足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法律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李端衛說,目前,山東省正着力建設涵蓋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等各方面的山東法律服務網,爲民衆提供“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的法律服務。(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