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罗湖是广东省GDP十强区

GDP多年来稳居全省前列。

你一定很好奇,

罗湖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背后,

有着怎样的决策故事?

这两年

大梧桐新兴产业带、

红岭路创新金融产业带、

口岸经济带

频频成为网络热词。

你一定想知道,

这些产业带的诞生

到底有何“来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罗湖将推出三年补短板计划

总投资估算达到693亿元。

你一定很关心,

这些项目是如何制定

并确保落实的?

你的这些疑问,

都可以在本期的双周发布现场得到解答!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

3月23日上午举行的罗湖“双周发布”活动上,罗湖区发改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方海波首次向公众讲述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发改局

但真正了解得不多。

在社会大众的认知里,

这是一个很有神秘色彩的部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发改局的职能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宏观——规划引领、统筹发展

微观——项目支撑、落地实施

❐ 此次发布会,发改局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方海波以发改局的工作职能为切入口,通过“广东省十强区的故事”、“新兴产业带成为网络热词的故事”、“城市质量再提升的故事”等等为公众生动解说讲述了城区规划、产业引领、统筹发展、项目支撑、落地实施等整套政府运作机制。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规划的故事:罗湖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新兴产业带成为网络热词

提到罗湖,大家都知道

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的“第一”。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 同时,罗湖的经济多年来保持着持续高质量发展,位列广东省GDP十强区。每平方公里产出GDP在深圳位列第二,三产比重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与科学决策、精准定位紧密相关。

历史上,罗湖经历了三次转型升级: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第一次:1986年至1995年

★停止审批“三来一补”项目,推动罗湖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转变。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第二次:1996年至2015年

★ 实施“商业旺区”战略,突出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了罗湖目前以金融、商贸等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第三次:2015年8月

★市委市政府在罗湖启动城市更新改革试点,拉开了全市强区放权序幕。罗湖强力推进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和土地整备,利用释放出来的土地资源和产业空间,于2016年规划“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加快构建“北科技创新、南金融商贸”的产业格局,积极融入全市产业发展大局。

罗湖定位和发展战略一直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需求,紧密结合区情,

服从服务于深圳发展大局。

新兴产业带成“网红”

如果你关注罗湖,一定会知道,

在罗湖,大梧桐新兴产业带、

红岭路创新金融产业带和口岸经济带

已经成为了“网红”,

成为罗湖新时代的名片。

发布会上,方海波就结合时代发展、城区战略

和产业基础等多方因素,

娓娓道来产业带“诞生”的故事。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诞生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罗湖作为深圳的一个区,是传统的金融商贸和商务服务的大区、强区,为什么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呢?方海波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并分析现状:

1

城市战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将深圳打造为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罗湖作为深圳市的一份子,必须补齐科技创新这一短板,融入全市的发展大局。

2

顺应时代发展:城市中心区的仓储物流集聚区亟待转型升级,低端业态和土地的低效利用已经不能够满足城市核心区发展的需要,急需引入创新驱动的产业来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和罗湖的经济发展质量。

3

产业基础:已存在互联网产业园、协同通信、软通动力等一批战略新兴产业。

4

现状:结合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土地整备,规划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目前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已被列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节点。

创新金融产业带的诞生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1

顺应时代发展:发达国家均把“科技+金融”的创新金融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2

产业基础:蔡屋围是深圳传统金融中心,聚集效应明显。

3

地利优势:红岭路沿线7个更新项目提供了优质的产业空间。

4

产业策略:大力吸引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等创新金融发展,强化罗湖金融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

5

现状:区政府与平安证券联手打造的红岭基金产业园,今年预计管理规模达到200亿元,浦发银行深圳分行已经迁入。

口岸经济带的诞生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1

城区优势:罗湖是深圳口岸最多的城区,有三个口岸。罗湖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必须把口岸的优势发挥利用好。

2

产业条件:每天通过口岸过关人流达十多万。文锦渡口岸功能逐步转移到2018年开通的莲塘口岸。文锦渡片区、小河套及新秀片区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进行产业布局规划。

3

定位:沿深圳河串联罗湖、文锦渡、莲塘三个口岸,联动人民南和深南东片区城市更新,推动深港合作开发8块过境土地,大力发展海内外精品优品消费、保税展销体验消费及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业务,打造粤港澳湾区活力带。

4

现状:目前该片区城市更新工作已经启动。

统筹的故事:一委两组三机制,

统筹全区资源效能提升

深圳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

罗湖是深圳的中心城区,

为什么还要提城市质量提升?

方海波指出,这是因为罗湖的使命、平台与要求

已经发生了变化,

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质量。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罗湖区发改局局长

方海波

“城市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统筹工作非常重要。统,要把目标、任务统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筹,借用最近的网络热词众筹来说,就是把工作分解下去,形成一个工作合力,从而实现统的目标。”

2018年,罗湖将重点推出“十大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1.统筹资源效能提升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2.发展空间保障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3.重点片区建设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4.产业集聚升级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5.交通“内畅外达”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6.城市生态修复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7.城区品质提升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8.民生质量提升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9.公共安全保障行动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10. 改革攻坚突破行动

❐ 方海波指出,任务分解以后,还是需要进一步推进,工作机制上也要统筹,为此发改局提出来建立“一委”“两组”“三机制”的工作机制,推动城市质量提升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实施。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一委”即战略规划委员会,做好“规划的规划”,形成“综合规划——专项规划+片区规划——项目规划”支撑的“战略规划+策略研究”体系;

“两组”即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民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产业、民生发展;

“三机制”即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建设领域工作协调机制和服务企业协调会议机制。

项目的故事:推出三年补短板计划,

总投资达693亿元

❐ 据介绍,罗湖还将推出三年补短板计划。该计划汇集了教育、医疗卫生、综合交通、市容生态环境、城区安全治理等10大民生领域,出台34项具体短板台账,共计92个项目建设实施,总投资估算达到693亿元计划到2020年,基本补齐辖区民生短板、欠账,破除广大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

教育篇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医疗篇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文体设施篇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交通篇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这个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是怎么产生的?

方海波以此为例,

详细解说了政府投资项目的

生成、运行、确定和推进全套机制。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1

三级项目生成运行机制

❐ 建立“项目需求库、项目储备库、年度投资计划”等依次递进的三级生成运行机制。

双周发布|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罗湖高质量发展揭密

2

政府投资项目现场pk票选

❐ 为了进一步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完善民生项目的建设管理,罗湖规定民生项目在列入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前,需经民生项目评估论证会评估论证,自2013年起已实施五年。

❐ 评估论证会上,项目相关单位负责人带着项目“路演”、论证、答辩,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和专家代表票决项目是否立项,5年来共评估了154个项目真正实现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

3

补短板每个项目如何落实

已纳入2018年政府投资计划的补短板项目:

❶ 按照年度工作安排细分任务到四个季度各节点;

❷ 根据节点安排进行督办;

❸ 按照四级协调工作机制推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