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人民解放軍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同優勢敵人作戰。面對火力強於自己的對手,爲了揚長避短,儘量抵消敵人的火力優勢,我軍一直強調把敵人放近了打,貼近敵人打,要敢於刺刀見紅。因此,刺殺作爲步兵五大技術之一,向來是軍事訓練的重要內容。用當年的話說,叫做兩百米內硬功夫。

1979年對越作戰,越軍使出這種陰謀,解放軍大吼一聲:刺死他們

但是隨着我軍武器裝備的不斷改善,火力的不斷增強,戰場上發生肉搏戰的幾率是越來越小了,1979年對越自衛作戰時期的我軍同越軍短兵相接的情況就很是少見。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單兵肉搏戰。

1979年對越作戰,越軍使出這種陰謀,解放軍大吼一聲:刺死他們

42軍126師376團2連9班於弄壓戰鬥結束後,轉入清剿殘敵,當清剿至那董西側無名高地時,遭到山頂3名越軍的衝鋒槍掃射。9班機槍手馮育喜衝在最前面,一直進到距離敵人只有10幾米遠的地方,和班本隊被越軍火力隔開。

躲在岩石後面的一個越軍用衝鋒槍向他掃射,馮育喜側身一滾,迅速躍進到離敵只有3米遠的一個土坎下面。越軍見射擊受限,隨即投來一枚手榴彈。馮育喜眼明手快,撿起手榴彈反投回去,但也沒有炸到敵人。接着敵人又投來一枚手榴彈,馮育喜正想再去撿起,敵人開槍向他射擊,於是順勢一腳將手榴彈踢下山溝。

1979年對越作戰,越軍使出這種陰謀,解放軍大吼一聲:刺死他們

這時越軍乘勢前跨一步用刺刀刺向馮的頭部。馮育喜立刻用機槍向上一格,槍架頂住了刺刀。越軍佔居高臨下之利,拼命往下猛壓,槍口對準了馮育喜的頭部。馮育喜奮力將槍口往左一撥,子彈從他頭部左側飛了過去。越軍見沒打中,就想用刺刀捅馮育喜的胸部。馮育喜順勢把手一鬆,越軍猝不及防跌了出去。馮育喜順手一槍將其擊斃,班裏其他戰友隨即衝了上來,消滅了山洞裏的兩名越軍。

戰後,廣州軍區副參謀長鄭波調研了9個團,發現只有一名戰士在俘虜逃跑時用過一次刺刀,其餘再也沒有人用過。他由此認爲,步兵分隊的刺殺訓練應該進行大力改革,不能再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上面了。他感慨道:過去我們把大量時間花在刺殺訓練的一聲喊、一聲響、一條線的分解動作上,這是多大的浪費啊。我們真正要抓的,是在實戰中有用的內容。

毫無疑問,在現代戰爭中,刺殺作爲一種實戰技能,其用武之地極其有限。但是,刺殺訓練在錘鍊血性和培養尚武精神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畢竟,軍人不僅僅是武器操作員,勇猛拼殺的氣質必不可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