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這些“黑科技”亮相世界智能大會,多項用到默孚龍滑環

新時代萬象更新,大智能引領潮流。5月16日,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在智能生活、智慧城市展區,武漢大學天津空間信息研究院亮相了7款新產品,吸引了國內外嘉賓和媒體的目光。

漢產大氣探測激光雷達,默孚龍導電滑環可應用各種雷達!

在武漢大學天津空間信息研究院展臺,一個半人高的白色“雙孔望遠鏡”讓參觀者頻頻駐足。不少人湊近它,貓着腰、眯着眼睛一探究竟。

“這不是望遠鏡,學名叫‘大氣探測激光雷達’,人對着鏡頭是看不清東西的。”武大天津空間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李治平笑着對參觀者說。

據介紹,大氣探測激光雷達主要用於探測空氣中的污染物指數,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與環保部門設立的空氣監測站相比,雷達的空氣污染物監測能精確到“米”,相當於給空氣質量“做CT”,能在雷達成像圖上準確定位污染源。“空氣監測站能告訴人空氣有沒有‘生病’,而雷達可以告訴人空氣哪裏‘生了病’。”李治平說。

這款大氣探測激光雷達由武大自主研發,與進口脈衝激光雷達相比,其能耗更低,電壓要求僅爲24伏,大幅低於進口雷達的220伏。

與其配套的還有一個裝置——“微型空氣質量智能傳感監測儀”,這種設備如花瓶大小,主要安裝在樓頂,可精確監測1-5平方公里區域的空氣質量,相當於迷你定點雷達。

此外,武大還研發了“微型移動空氣質量監測儀”,這種更加小巧的設備可安裝在公交車和出租車上,實施精確監測道路空氣質量。

武大天津空間信息研究院空氣監測產品營銷經理葛金強介紹,依託武大衛星遙感技術、先進激光雷達技術、定點和流動微型監測儀,該研究院開發了天地一體化大氣環境監測智能網格化管理系統,可對污染過程、污染特徵、污染擴散條件、污染來源成因、污染來源趨勢作系統監測分析,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推廣應用,爲改善都市空氣質量作出重要貢獻。

默孚龍微型滑環廣泛應用各種無人機!

一次長時間作業得換7到8塊電池,無人機的續航時間短,一直是限制其應用的重要瓶頸。武漢大學天津空間信息研究院給出瞭解決方案——無人機的無線充電器。

在展臺裏,一架無人機停在一塊類似於火鍋電磁爐的裝置上,這個“電磁爐”就是無人機的無線充電器,1個小時可充滿一塊續航30分鐘的無人機電池。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將手放到正在運行的無線充電器上,沒有任何感覺,就像摸普通的金屬板一樣。

該產品研發團隊成員、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碩士林中正說,產品利用了武大自主研發的共振耦合無線輸電技術,可實現高效率、低輻射、低損耗的無線電能傳輸,充多了電也不會損壞電池。

目前,該無人機無線充電器已在電力巡檢中廣泛應用。一般情況下,電力巡檢人員會在輸電線路沿線,部署地面無人機無線充電器,這樣操作無人機的巡檢人員,可隨時讓無人機降落充電,不必再攜帶沉重的電池了。

基於無線充電技術,武漢大學天津空間信息研究院還推出了一款智能停車樁,這種停車樁可無線充電,進行車牌識別收費、空氣質量監測、媒體廣告投放等多種應用,相當於把該研究院的研究成果集於一體。

默孚龍導電滑環廣泛應用各類機器人!

發明源於生活。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王偉參與開發了一位智能機智人——“小珈”。

在展臺,“小珈”可以一邊拍照錄像,一邊自動繪製行走區域圖,自主避開障礙物,見到人能做出揮手敬禮的動作,還可發聲說話。

有意思的是,它的眼睛能讀懂人的眼神。只要人眼盯着某個目標超過1秒鐘,它可以自主感知,朝着人眼注視點的方向移動,進行拍攝、錄像等任務。

王偉說,目前,圖書館管理員、博物館講解員、餐館傳菜員等崗位“小珈”都能勝任。實驗室對它的研發工作還沒有結束,下一步,準備給它裝上人臉識別系統與姿態手勢識別系統,並增強其機械手臂的靈活性,讓機器人能真正服務人們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