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说的就是医学上的产褥期护理,它一般需要 6 周时间,也就是 42 天,而不是字面上理解的一个月 30 天。

「中国式」坐月子有各种各样的禁忌和传统,其中不乏过时的老旧陋习。

下面就来聊聊,月子里千万不能做的 5 件事。

不能不通风

传统观念认为,月子里产妇身体比较弱,最好不要吹风,巴不得捂得严严实实的。

对于这种说法,只想翻一个白眼:产妇也是正常人!夏天也会热啊!

仔细想想就知道,不能吹风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生孩子的时候医院里不也开着空调吗?

新闻曾报道,上海一产妇就是因为夏天坚决不通风不开空调,还捂在棉被里,结果不幸中暑身亡了。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不能不活动

老一辈人觉得,产妇应该尽量卧床休息,很多人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觉得坐月子就应该「坐」。

事实上,产妇一直坐着不动很危险。

为了减少分娩失血,产妇的身体会产生一些变化,使体内血液在生产前后处于高凝状态。这本来是身体自我保护的机制,但如果长期卧床不动,下肢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随血液移到心肺,命都可能丢掉。

这不,福州就曾有产妇因为久坐不动,险些因为肺栓塞丧命。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不能不洗头洗澡

「哎呀!坐月子怎么能沾水呢!会落下病根的!」很多新妈妈一定听过这样的说法。

错了!产后反而更要注意个人卫生。

月子里,产妇要把怀孕时增加的血容量排出去,新陈代谢会比较旺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多汗。这是产后正常的生理现象。要是不洗干净,浑身黏糊糊的,得多难受!

除此之外,会阴和乳房也要注意清洗,否则病菌趁机侵入,给新妈妈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不能不刷牙

直到今天,「坐月子不能刷牙」这种说法还在荼毒着很多新妈妈。

怀孕生娃过程中,雌孕激素的变化更容易暴露出本来不明显的问题,比如加重牙龈炎症。

况且,你们可以想象一个月不刷牙的结果吗?牙菌斑堆积,口气熏天,牙龈红肿发炎、出血、萎缩.......

所以,这里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月子期更要好好刷牙!

不能同房

有些新妈妈能忍着不洗澡忍着不刷牙,对同房的态度倒是没什么顾忌。或许在这个问题上也应该连带着批评有些新爸爸。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身体都需要恢复,一般是大约 6 周左右。子宫颈闭合、产后出血停止、生产所致的裂伤及伤口缝合处的愈合都是需要时间的,这时候贸然同房,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每个人的恢复情况不同,在自己的产科医生认为合适之前,不要进行性生活。

如何「科学坐月子」?

正确的月子护理是产后恢复第一步,妈妈恢复好心情好,宝宝才能健康成长。

传统陋习没有科学依据,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科学的月子护理,不仅帮助妈妈们快速恢复身体,避免各种并发症,还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