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00:00 | 溫州都市報

投資虛擬幣,月收益12%~15%?近日,平陽水頭的金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和同事們將價值近百萬元人民幣的虛擬幣存入一款名爲Angel Token數字錢包APP。上月底該錢包突然停擺,用戶存入的虛擬幣至今無法轉出。

記者調查發現,有類似遭遇者不下20人,涉及金額達千萬元。受害者們指認蒼南龍港人黃某是該錢包的運營者,黃某卻稱自己也是受害者。目前,多名受害者已向蒼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報警。

出事了!女子到蒼南報警!涉及金額達千萬元

該數字錢包APP發佈的公告

比特幣財富神話光環之下

市民投資高收益數字錢包

近年來,以比特幣、以太坊爲代表的區塊鏈虛擬貨幣進入了公衆視野。

去年9月,金女士接觸到Angel Token錢包。據她提供的該錢包宣傳頁面顯示,Angel Token錢包隸屬於國外一家高新企業,是目前最好用的一款數字錢包。

“他們的介紹網頁上宣傳,Angel Token錢包可以錢生錢,把虛擬幣存到這個錢包裏,利用他們的機器人搬磚套利系統就能賺錢,月收益12%~15%。”金女士說,在朋友的牽線下,她認識了該錢包的運營者黃某,“我還有幾個同事也挺感興趣,黃某先後三四次來水頭向我們講解錢包項目,我們還了解到他是溫州大通磁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管理人員。”

出事了!女子到蒼南報警!涉及金額達千萬元

用戶轉出失敗

經黃某多次介紹,加之對其本地人的身份及辦企業等背景的信任,金女士和多位同事陸續購買了一批虛擬貨幣,存入Angel Token錢包。

“我之前對虛擬幣瞭解不多,只聽說前幾年比特幣之類的非常火,很多人都發財了,他(黃某)講得也蠻誠懇,其他同事都投了,我就跟着試試看。”金女士的同事黃先生說,他先後花了數十萬元購買了200多枚以太坊投入Angel Token錢包,以目前一枚以太坊市場價人民幣800元左右計算,價值近20萬元。

出事了!女子到蒼南報警!涉及金額達千萬元

用戶與黃某的溝通記錄

高額收益僅持續3個月

平臺突然接連“升級”“維護”

宣傳資料顯示,Angel Token錢包於去年9月開始運作。12%~15%的月收益是如何實現的,又能持續多久?

該錢包的宣傳頁面稱,平臺能夠自動監控某一幣種在各交易平臺的價格,在高的平臺賣出,並在瞬間同步在低的平臺買入,實現高額套利。例如,某幣在A平臺價格是600美金,B平臺是598美金,機器人捕捉到兩者價格差異,會迅速在B平臺買進,A平臺賣出,賺取差價。不過,“搬磚”產生的利潤以該平臺自己發行的ANG代幣形式發放,用戶也可以將ANG代幣兌換爲其他主流幣種。

出事了!女子到蒼南報警!涉及金額達千萬元

用戶在錢包裏的總資產 圖片均爲受訪者提供

上月11日,運行了3個月的Angel Token錢包在APP裏發出一則系統安全升級公告。公告稱,將對APP的資產兌換、轉出功能進行升級,同時增加短信或郵箱驗證碼驗證,升級完成後恢復兌換轉出功能。

這次升級一等就是5天,到了第6天,平臺又發出一份《系統維護公告》:維護時長168小時。這期間,金女士等人都無法提取虛擬幣。等到上月25日,該錢包遲遲未能恢復轉出功能,反而再度發出一則重要通知:由於相關版塊剛剛上線還不是很穩定,爲了保障客戶資產安全,需要7天的全方位檢測,其間停止充提資產。

“又是升級又是檢測,虛擬幣都取不出來,我們有點擔心了。”金女士和同事在此期間多次聯繫黃某,“他每次都說快了快了。”

本月3日、4日,該錢包又接連發出公告,直接把平臺重新上線的時間延至4月份,且未說明理由。

根據用戶提供的APP邀請碼,記者多次嘗試下載Angel Token錢包均未成功,在各大應用軟件市場也搜不到該軟件。

虛擬幣遲遲無法提取

多名用戶向蒼南警方報警

“我和同事有價值數萬到數十萬元不等的虛擬幣被套,錢包提現功能恢復時間一拖再拖,我們知道肯定出問題了。”1月4日,金女士趕到龍港尋找黃某,“他不肯見我,電話裏一直推脫,讓我找福建寧德的湯某。”

金女士說,湯某是福建寧德人,大家都叫他“湯總”,是和黃某一同運營平臺的,至於兩人是什麼關係、如何分工,他們也不清楚,“我又趕去寧德找湯某,但他電話一直不接,根本見不到人。”

除了平陽的金女士等人,該錢包用戶分佈在全國多個省市。1月7日,20多名用戶從各地陸續趕到龍港尋找黃某。“我們去了龍港的大通磁業公司,公司其他股東他們都說不知情。”來自廣東佛山的用戶楊先生說,他們一羣人在龍港守了多日,黃某才被迫現身,“黃某見到我們後,竟然說自己也是受害者,被湯總騙了,還自稱要報警。”

交涉中,黃某堅稱用戶的虛擬幣不在自己手上,無奈之下,用戶們向蒼南警方報案。

楊先生說,初步統計,20多位用戶被套的虛擬幣價值人民幣1000萬元以上,最多的被套100多萬元,“我們應該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受害者。”

用戶指認的運營方自稱受害者

表示只是“幫幫忙”

“我不是運營方的,我也是受害者,我有幾百個以太坊在裏面拿不出來。”1月17日,記者電話聯繫上黃某,他否認了其他用戶的指控,表示錢包運營方是“湯總”,“我先後兩次去寧德報警,但警方一直沒有受理。”

黃某解釋,他之前投資其他虛擬幣項目時認識了湯某,去年8月,湯某邀請他體驗即將推出的Angel Token錢包。“湯某現在電話基本打不通,在寧德市區的工作室也轉租了,其他用戶找不到他,看到我好歹有個企業在這裏,就天天來找我。”

用戶們向記者提供了多段微信聊天記錄,指證黃某就是項目管理者之一。一位用戶因忘記密碼,無法登錄,向黃某求助,黃某答覆:“已經找到了,把你密碼初始化了,123456。”

一段上月11日的羣聊記錄顯示,黃某發出系統升級公告文本,詢問羣友“你們看下有沒有錯別字”,隨後表示“那我發給客服,讓系統公告”。到了25日,羣友反覆催問系統維護進展,黃某稱“晚上搞好,一個小時前就在處理”。

“這些聊天記錄都是斷章取義,因爲我和湯總那邊比較熟悉,有時候幫忙問問情況,在中間傳話而已。”面對用戶出示的資料,黃某矢口否認參與了項目運作,說僅僅是“幫幫忙”。

記者日前多次電話聯繫湯某求證,但對方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黃某幾次專程跑到水頭給我們推介項目,還建了一個微信羣,在羣裏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講解,誰幫忙會這麼熱心?”金女士反問。

1月21日,蒼南警方相關人士就金女士等人的報警答覆溫都稱,經過初步調查,黃某自稱是受害者,已經前往寧德報警,該案件的管轄權應該在福建方面。記者隨後就黃某等人報警情況向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覈實瞭解,該分局不予回應。

專家:警惕部分惡意平臺瞄上用戶投資本金

Angel Token錢包的運營模式究竟是怎樣的,投資者的虛擬幣是怎麼被套住的,市民投資虛擬幣應該注意什麼?浙江省金融科技協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比萊資本創始人兼CEO曾林釧對此進行了專業解析。

虛擬幣錢包可以分爲去中心化錢包和中心化錢包兩大類。“去中心化錢包其運營方無法掌控用戶存入的虛擬幣,中心化錢包則反之。”曾林釧說,Angel Token錢包宣稱是去中心化錢包,但根據用戶描述的情況而言,它實際上應該是一款中心化錢包。

曾林釧說,Angel Token錢包所宣傳的機器人搬磚套利在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但不排除有些惡意平臺只是以此爲幌子吸儲,實際並沒有投入運營,“如果是這種情況,平臺每個月返還的‘利息’其實只是從你的本金裏拿出一點再還給你,最終目的還是騙取客戶的本金。”

在曾林釧看來,如果有源源不斷的新客戶湧入,這種類似“龐氏騙局”的平臺就能不斷獲得新的本金去支付利息,進而吸引更多本金入場,“這種模式本身不產生效益,一旦缺乏足夠的後續資金進入,或者發生客戶大規模取現、平臺方捲款跑路等情況,平臺就會崩潰。Angel Token錢包運行不過短短三個月,如果不存在客戶大量取現擠兌,支付短短几個月的高利息不至於立即掏空資金池。”

近年來,虛擬幣領域創造了大批暴富神話,吸引不少市民入場。曾林釧表示,區塊鏈技術處於信息行業的尖端前沿,未來前景可期,不過市民在投資前應該做足功課,而不是盲目跟風。投資虛擬幣時應選擇從知名的大型平臺購買主流幣種。由於虛擬幣市場行情波動巨大,經常暴漲暴跌,市民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量力投資。

(原標題《月收益12%~15%,投資虛擬幣錢生錢? 平臺暫停提現,20多名用戶被套千萬元》,原作者 謝樹華,編輯 謝甜泉)

相關文章